字好书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其五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其五》

时间: 2025-07-27 22:18:35

诗句

居贫废文字,铫耨学苦耕。

怪子独伶俜,久与地力争。

苦耕又不时,狐虺日纵横。

高原一释耒,叹息心怦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18:35

原文展示

居贫废文字,铫耨学苦耕。
怪子独伶俜,久与地力争。
苦耕又不时,狐虺日纵横。
高原一释耒,叹息心怦怦。

白话文翻译

我生活贫困,没有闲暇写字,
只好在田间辛苦耕耘。
可怜的孩子孤单无依,
与土地的艰辛斗争已久。
辛勤耕作却没有规律,
田间的蛇和狐在横行。
高原上我一旦放下锄头,
不禁叹息,心中怦怦直跳。

注释

  • 居贫:形容生活贫困。
  • 废文字:没有时间或精力写作。
  • 铫耨:指田间农作,耕种的工具。
  • 怪子:可怜的孩子,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 伶俜:孤单、无依靠的状态。
  • 狐虺:狐和蛇,象征田间的危险。
  • 释耒:放下农具,停止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允和,号稼轩,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晁补之的诗词,常常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晁补之的早年,他在生活的压迫与学业的追求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奈。诗中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体悟,以及对知识与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的苦难与无奈。诗人以“居贫废文字”开篇,直接表明了自身的贫困与无助。接着,诗人通过“怪子独伶俜”展现了自身的孤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中的“苦耕又不时”表达了对田间劳作的不规律与辛苦,象征着生活的不易。

在意象方面,狐和蛇的出现,不仅强调了土地的艰难,也暗示了生活中潜在的危险与挑战。最后一句“叹息心怦怦”,通过简单的叹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安,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洁,但却饱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对生活的反思。诗人在田间的耕作与内心的挣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那种一方面拼搏而另一方面又感到无奈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居贫废文字:生活贫困,导致无法安心写作。
  2. 铫耨学苦耕:只好在田间辛苦耕作,努力学习。
  3. 怪子独伶俜:可怜的孩子独自一人,感到孤独。
  4. 久与地力争:与土地的艰难斗争,已经很久。
  5. 苦耕又不时:辛勤耕作却没有规律。
  6. 狐虺日纵横:田间的蛇与狐在横行,象征危险。
  7. 高原一释耒:在高原上放下农具。
  8. 叹息心怦怦:不禁叹息,内心感到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狐虺”来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危险。
  • 拟人:将土地与人类的斗争拟人化,表现人对自然的无奈。
  • 对仗:全诗在音韵和节奏上均衡,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艰辛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奋斗的决心,体现了农民的辛劳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地:象征生活的基础与艰辛。
  • 孤独的孩子:代表了对未来的无助感。
  • 狐与蛇:象征生活中的危险与挑战。
  • 农具:象征辛勤劳动与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受? A. 描述美景
    B. 描述田间的苦劳
    C. 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诗中的“怪子”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兄弟

  3. 诗中提到的“狐虺”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危险与挑战
    C. 人际关系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晁补之与杜甫在诗歌中都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但晁补之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奋斗,而杜甫则将目光放在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上。两者的风格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晁补之研究》

相关查询

石竹花 昼寝 登大茅公 谢安 太白岭 送潮州吕使君 次韵王胜之咏雪 寄慎伯筠 送吴显道五首 咏月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科班出身 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刮骨疗毒 包含品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不次之迁 包含魄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小盐 善治 挨门逐户 练士 妇姑勃豨 国是日非 巛字旁的字 包含季的成语 流离播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