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高台送黎拾遗

《临高台送黎拾遗》

时间: 2025-05-03 23:58:59

诗句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8:59

原文展示:

临高台送黎拾遗
王维 〔唐代〕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白话文翻译:

在临高台相送黎拾遗,
河川原野茫茫无尽头。
日暮时分飞鸟归巢,
行人却不停地向前走。

注释:

字词注释:

  1. 临高台:高台,这里指的是一个具体的送别地点。
  2. 杳何极:杳,深远、无边;何极,何处是尽头。合起来意思是无边无际。
  3. 日暮:日落的时候。
  4. 飞鸟:指归巢的鸟。
  5. 行人:行走的人。
  6. 去不息:不停地离去。

典故解析:
“高台”在古代常用作送别的地点,代表着离别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画,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黎拾遗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临高台送黎拾遗》是王维在送别友人时所作,整首诗简洁而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渗透出一种对生活和自然的哲思。诗的开头通过“临高台”这一空间的设定,形成了一个送别的场景,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而“川原杳何极”则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自然画面,表达了无边无际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接下来的“日暮飞鸟还”,使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归家的旅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飞鸟的归巢象征着安全和归属。最后一句“行人去不息”,则反映出世事的不断流转与人事的无常,虽有不舍,但人生总要继续前行。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富有哲理的情怀,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诗风与深刻的情感,给人以深思。诗中的情景交融,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展现了王维作为“诗中有画”的典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送临高台:在高台上送别,设定了场景和离别的氛围。
  2. 川原杳何极:川流和原野都显得茫茫无尽,强调了视野的广阔和无边的思绪。
  3. 日暮飞鸟还:日落时分,归来的鸟儿,营造出一种温馨和归属感。
  4. 行人去不息:行人不断向前,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生活的无尽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飞鸟归巢比喻归属感。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比,表现离别的悲伤与自然的宁静。
  • 意象:高台、川原、飞鸟等自然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同时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旅途的永恒,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台:象征送别的地点,寓意高远与期望。
  2. 川原:象征辽阔的自然,代表无尽的思念。
  3. 飞鸟:象征归属与安宁,表现归家的愿望。
  4. 行人:象征人生旅途,表现不停追求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临高台”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高地
    C. 高台

  2. “日暮飞鸟还”中的“飞鸟”象征什么?
    A. 旅行者
    B. 归属感
    C. 离别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自然
    C. 离别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豪放的个性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维则更细腻,关注自然与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维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元旦早朝 石鼎联句 题徐鞠人同年北江旧庐图 过东塾陈先生故居 巡台纪事五十韵 寄兆上人 寄昭文馆陈学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使用面积 夜直 儿字旁的字 稍纵即逝 累屋重架 百里之才 包含慕的成语 包含垛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乔装改扮 三语掾 省悟 麥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万赖无声 冰解壤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