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30
终南山
作者: 王维 〔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诗的开头提到太乙山靠近天都,连绵的山脉延伸至海边。白云在回望时似乎相聚在一起,青色的雾霭在远处看去是无边无际的。在山的分界线上,峰峦的形态不断变化,阴天和晴天使得山谷的景象各不相同。想要投宿在某个地方,便隔着水面向砍柴人询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因其诗画双绝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王维创作此诗时,正值唐代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他常游历于山水之间,受到自然的启发,融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王维的《终南山》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与变化,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云”、“青霭”、“峰变”等,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诗的开头“太乙近天都”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高远的境界,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中。接着,王维通过“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又深邃的景象,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突显了诗人对归宿的思考和对人世间的联系。尽管身处自然的怀抱,诗人仍然对人情温暖有所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悠远,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哲思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王维的哲学思想和对人世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终南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太乙”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深山
b) 道教名山
c) 河流
“欲投人处宿”中“投”的意思是?
a) 投掷
b) 寄居
c) 投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yú)。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白云回望合,青霭(ǎi)入看无。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hè)殊。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人处:有人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