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34
送方尊师归嵩山
王维
仙官欲往九龙潭,
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
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
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
已曾衡岳送苏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官欲前往九龙潭的情景,旄节和朱幡倚靠在石龛上。山峦重叠,似乎压在半空中,洞通江底,流出江南。瀑布旁的杉松常常被雨水滋润,夕阳下的苍翠山色瞬间变为轻雾。借问迎接双白鹤的情景,想起曾经在衡岳送别苏耽的往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此诗创作于王维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内心渴望宁静与自然的归属。诗中通过对方尊师的送别,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送方尊师归嵩山》一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以“仙官欲往九龙潭”引入,九龙潭象征着理想中的仙境,表达了对方尊师追求自由与超凡的向往。接下来的“旄节朱幡倚石龛”则为这一情景增添了仪式感,似乎在为仙官的离去做着准备。
诗中“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展示了王维对自然地理的敏锐观察,山的雄伟与河流的流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接着“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自然变化的美妙,表现出王维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最后,诗的结尾“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以双白鹤作为象征,既暗示了理想与归属,也引出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王维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王维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缅怀,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追求自然与和谐的精神。
“九龙潭”象征什么?
王维的诗风格以什么著称?
“旄节朱幡”主要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