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时间: 2025-04-27 17:39:06

诗句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9:06

原文展示: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人认为文教可以打通夷族的风俗,均匀分配火田是为了打破贫富差距。江水把巴字的水与夜郎的烟雾隔开,给人以沉重的感觉。秋天的毒瘴弥漫,阴暗的崖壁遮蔽了晨曦。道路艰难,使得日子在无尽的等待中消磨,身体的衰老并不由年齡的增长来决定。生命的意义何在?归心又怎能传达?星郎又有什么意图,守护在五溪之边。

注释:

  • 夷俗:指外族的风俗习惯,表示对外族的理解和包容。
  • 火田:指农业用地,火田的均输意在解决粮食问题。
  • 巴字水:指巴蜀地区的水流。
  • 夜郎烟:夜郎是古代部落,意指偏远之地的烟雾。
  • 毒瘴:指有毒的湿气,通常与南方的气候有关。
  • 阴崖:表示阴暗的悬崖,给人压抑的感觉。
  • 星郎:指天上的星星,暗示诗人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40年-约812年),字景仁,号景山,山西人,唐代诗人。其诗风朴实自然,常以写景抒怀见长,是“中唐四杰”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途经涪州时寄给王员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涪州地处偏远,给诗人带来了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戴叔伦的《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是一首情感真挚的作品。诗中透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处境的无奈。开头两句“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表达了对外族文化的包容和对平衡社会经济的渴望,显示了诗人关心社会民生的情怀。而接下来的“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通过描绘江水与烟雾的景象,传达出一种遥远与孤独的情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两句,描绘了涪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孤独与压抑。最后几句“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更是表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以及对归心似箭的无奈,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谊、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深度与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教通夷俗:意指教育可以打通不同民族的风俗。
  2. 均输问火田:希望能够均匀分配农田,以解决贫富差距。
  3. 江分巴字水:江水分隔了巴字的水流,暗示地理的遥远和隔离。
  4. 树入夜郎烟:树影在夜郎的烟雾中,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
  5. 毒瘴含秋气:秋天的毒瘴弥漫,表现出环境的恶劣。
  6. 阴崖蔽曙天:阴暗的悬崖遮蔽了晨光,象征着希望的遮挡。
  7. 路难空计日:道路艰难,时间在无尽的等待中消磨。
  8. 身老不由年:衰老并非由时间决定,而是经历的累积。
  9. 将命宁知远:生命的意义何在,远方的归属又如何?
  10. 归心讵可传:对归家的渴望难以传达。
  11. 星郎复何意:星辰在夜空中,诗人对未来的迷惑与思考。
  12. 出守五溪边:描述自己被派往五溪的无奈和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描绘为毒瘴、阴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感受。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景象描绘,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友远行时的思念与孤独,揭示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诗歌中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交织,形成了一幅深刻的情感画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教:象征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力量。
  • 江水:代表地理的遥远与隔离感。
  • 毒瘴:表达环境的恶劣,暗示生命的艰辛。
  • 阴崖:象征着压抑与希望的缺失。
  • 星郎:暗示孤独与思索,引发对未来的追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文教通夷俗”意指什么? A. 教育可以传播文化
    B. 教育只适用于本民族
    C. 教育与经济无关
    D. 教育只在城市中传播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毒瘴含秋气”表达了对_____环境的感慨。

  3. 判断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是贯穿整首诗的主题。
    (对/错)

答案:

  1. A
  2. 恶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戴叔伦的《渐至涪州》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我处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宣泄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秋山 寄景孺提刑 昝公溉 兴元府园亭杂咏·凝云榭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庶先北谷 玉峰园经春不得一过因成诗呈同官约游 酬仲几秦州道上见寄 送蒲霖中舍致仕归阆中 二里溪濯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终结尾的成语 婢壻 走下坡路 屈指可数 黍字旁的字 杀敌致果 密荣 赀租 艸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抚封 白字旁的字 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毛羽零落 首字旁的字 虚邪 胶漆相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