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时间: 2025-05-02 09:58:09

诗句

丝管霜天夜,烟尘淮水西。

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09

原文展示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丝管霜天夜,烟尘淮水西。
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

白话文翻译

在霜寒的夜晚,乐器声飘荡,烟雾弥漫在淮水的西边。明天就要出征了,不如今晚一起喝个痛快,醉得像泥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丝管:指乐器,古代常用于宴会或庆祝活动。
  • 霜天夜:霜降后,天气寒冷的夜晚。
  • 烟尘:指战乱或旅途中的尘土,暗示着即将出征的紧张气氛。
  • 淮水:指淮河,流域广泛,常作为古诗中的描写对象。
  • 相伴:一起陪伴,表示友情和联结。
  • 醉如泥:形容酒醉得失去知觉,像泥一样软弱无力。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征去”,暗示了战乱的背景,古代士人常以酒助兴,表达对即将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公元740年-约公元80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莲,晚唐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一。戴叔伦以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战乱频仍的时期,士人多有出征之事,诗人为表达对友人的怜惜和对未来的忧虑,借酒浇愁,借此诗劝友共饮,显示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即将别离之际的复杂心情。首句“丝管霜天夜”设定了寒冷的氛围,乐器声响起,增添了宴会的热闹与温情。接着“烟尘淮水西”点出即将出征的背景,烟尘笼罩下,隐喻着战争的残酷与不确定性。最后两句“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醉酒的状态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刻画了离别时的忧伤与对友谊的重视,展现了诗人胸中难以言表的情感。诗中既有对未来的惆怅,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丝管霜天夜: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乐器声响起,营造出一种温暖的聚会氛围。
  • 烟尘淮水西:将视线转向即将出征的情景,暗示着战争的到来,烟尘与淮水的结合,增添了诗的厚重感。
  • 明朝上征去:直接表达了出征的时间,增强了时效性,预示着离别的临近。
  • 相伴醉如泥:表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劝友共饮,展现出一种豪情与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比作“泥”,形象地表达了醉酒后的无力感。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描绘了环境,后半部分则表达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忧愁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出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无奈与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管:象征着欢快的聚会氛围,体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渴望寻求的安宁。
  • 霜天夜:代表了寒冷与孤独,暗示着即将面临的艰难。
  • 烟尘:暗示战争的残酷,预示着未来的动荡不安。
  • 醉如泥: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友情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丝管”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植物
  2.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明朝”是指什么时间?

    • A. 明天
    • B. 昨天
    • C. 现在
  3. “醉如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 A. 清醒
    • B. 醉酒无力
    • C. 高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友情的珍视,但更多的是对友情的赞美与不舍。而戴叔伦的《将赴行营劝客同醉》则更加强调了在离别前的豪情与醉意,体现了士人面对战争时的无奈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戴叔伦研究》

相关查询

次张昌化合溪新亭韵 次张昌化合溪新亭韵 次史良夫寄题云岫 次吕簿池亭韵 次刘启之韵 春日书事 春日即事 初入平低书院 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 呈辛稼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马朝周 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含瑕积垢 臣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无敌于天下 轻世 而字旁的字 奸骗 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术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钳口吞舌 溪心 羽字旁的字 包含盆的成语 走章 玉蜻蜓 狼子兽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