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4:18
湖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景象:猿猴和鸟儿在清幽的环境中分散而居,树林中的藤萝环抱着翠绿的山势。我沿着僧侣的路径走出山林,肩上搭着道衣回家。水边的菜园里香菇已成熟,烟雾缭绕的山崖上早笋也丰盈可口。对于功名利禄,我不再在意,何必再去忘却心机呢?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孤山,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擅长描写山水自然和人文情怀。林逋一生追求隐逸生活,远离官场纷扰,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林逋隐居湖边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心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对功名的追求极为普遍,而林逋却选择了隐居,体现了他对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的坚持。
《湖》是林逋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自然美与内心宁静的一首佳作。全诗四联,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诗中描绘的湖光山色,猿鸟相依,藤萝缠绕,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的前两句通过“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展现出宁静而优雅的自然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则暗示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强调了隐逸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最后两句“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是全诗的高潮,直接表达了对功名的无视和对心机的放弃,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的决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林逋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表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林逋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猿鸟”象征什么?
林逋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功名无一点”表达了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