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湖

《湖》

时间: 2025-04-27 08:44:18

诗句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4:18

原文展示: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景象:猿猴和鸟儿在清幽的环境中分散而居,树林中的藤萝环抱着翠绿的山势。我沿着僧侣的路径走出山林,肩上搭着道衣回家。水边的菜园里香菇已成熟,烟雾缭绕的山崖上早笋也丰盈可口。对于功名利禄,我不再在意,何必再去忘却心机呢?

注释:

  • 猿鸟:指猿猴和鸟类,象征自然的清幽。
  • 林萝:指藤萝植物,常生长在林间,形态优美。
  • 僧径:僧侣走的路径,暗示清净之地。
  • 道衣:道士的衣服,表明作者的道家思想。
  • 水墅:水边的别墅或小屋,暗示生活的宁静。
  • 香菰:一种可食用的蘑菇,象征丰收。
  • 烟崖:山崖上弥漫的烟雾,营造出朦胧的自然意境。
  • 功名:指声名和地位,表达出对世俗追求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孤山,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擅长描写山水自然和人文情怀。林逋一生追求隐逸生活,远离官场纷扰,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林逋隐居湖边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心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对功名的追求极为普遍,而林逋却选择了隐居,体现了他对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的坚持。

诗歌鉴赏:

《湖》是林逋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自然美与内心宁静的一首佳作。全诗四联,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诗中描绘的湖光山色,猿鸟相依,藤萝缠绕,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的前两句通过“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展现出宁静而优雅的自然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则暗示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强调了隐逸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最后两句“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是全诗的高潮,直接表达了对功名的无视和对心机的放弃,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的决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林逋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与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猿鸟分清绝:猿猴与鸟儿在清幽的环境中各自栖息,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2. 林萝拥翠微:藤萝植物环绕在绿色山势之间,展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观。
  3. 步穿僧径出:沿着僧侣的小路走出,隐喻作者选择的隐逸生活。
  4. 肩搭道衣归:披着道士的衣服,暗示归隐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5. 水墅香菰熟:水边的菜园中香菇已成熟,表现丰收的喜悦。
  6. 烟崖早笋肥:山崖上雾气弥漫,早笋丰腴,描绘生机勃勃的自然。
  7. 功名无一点:对功名利益毫无追求,表现了诗人的淡泊。
  8. 何要更忘机:对世俗心机的放弃,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水墅”、“烟崖”,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比喻:将生活比作自然的和谐,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表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林逋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鸟: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 林萝:代表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 道衣:隐喻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生活方式。
  • 香菰:象征生活的丰盈与满足。
  • 烟崖:营造出朦胧的自然意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猿鸟”象征什么?

    • A. 人生的功名
    • B. 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C. 诗人的孤独
  2. 林逋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功名
    •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 C. 追求财富
  3. “功名无一点”表达了什么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对功名的淡泊
    •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望洞庭》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隐逸的生活。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林逋更加强调对世俗的超然,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林逋诗词集》

相关查询

岭南道中 露坐 九日 送院判俞子茂进兵番阳 月夜 和陶员外主敬韵 忠勤楼诸老夜直予时守省作诗二章寄之 忠勤楼诸老夜直予时守省作诗二章寄之 寄西掖诸友 寄孔博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字头的字 知心着意 贵本家 血字旁的字 戍陀罗 包含摘的成语 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蝉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寸步不移 枉道事人 春秋积序 旡字旁的字 兔头獐脑 太无 照镜 瑞命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