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和昌符

《寄和昌符》

时间: 2025-05-03 19:45:47

诗句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

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

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47

原文展示: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
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
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白话文翻译:

我家靠近太行山,西归时骑着一头驴。
同龄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已经取得了功名,而我独自懂得书本的知识。
我收藏的名迹遍布,公卿们来拜访却不常得到回应。
离愁难以用文字表达,夕阳下蝉鸣声初起。

注释:

  • 太行:指太行山,位于中国北方,是著名的山脉。
  • 及第: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 高论:指深刻的见解或高尚的言论。
  • 公卿:指地位显赫的官员。
  • 扣谒:拜访,拜见的意思。
  • 离愁:离别时的忧伤情绪。
  • 蝉噪:蝉鸣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景熙,号清逸,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崇尚清淡、淡泊名利,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寄和昌符》创作于林逋隐居田园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离愁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和昌符》是一首表现隐士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冷漠。开头两句“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简单的日常中透露出一种自在与宁静。接着“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诗人对身边同龄人取得功名的羡慕与自我定位的反思,表现出他对书本知识的执着与珍视。随后“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反映了诗人虽然有名气,却与世俗的交往淡薄,表明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通过蝉鸣与夕阳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与孤寂。这首诗整体上以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相结合,体现了林逋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近太行居:诗人居住在靠近太行山的地方,暗示了他隐逸的生活。
  2. 西归压一驴:骑驴西归,表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3. 同侪多及第:同龄人中很多人已取得功名,暗含对社会的观察与自我反思。
  4. 高论独知书:自己专注于书本知识,表现出对功名的淡漠。
  5. 名迹收藏遍:拥有丰厚的文化积累,反映出诗人的学识与品位。
  6. 公卿扣谒疏:交往的疏远,表明对世俗交往的拒绝与冷漠。
  7. 离愁不可写:内心的离愁难以用文字表达,表现情感的深刻。
  8. 蝉噪夕阳初:夕阳下蝉鸣声初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蝉噪”比喻离愁的声音,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各句平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与对内心孤独的深切思考,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行:象征着隐逸与自然的归宿。
  • :代表着朴素、简朴的生活方式。
  • :象征着离愁与时光的流逝。
  • 夕阳: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愁绪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骑着什么动物返回家中? A. 马
    B. 驴
    C. 牛
    D. 驼

  2. 诗中提到的“同侪”指的是? A. 朋友
    B. 书生
    C. 学者
    D. 同龄人

  3. “离愁不可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B; 2.D;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林逋的《寄和昌符》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隐士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孤寂,后者则通过自然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林逋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采莲曲 长门怨 金山寺空上人院 题古观 将归江淮书 题山僧院 送友人往 吊栖白上人 赠边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猫的词语有哪些 赧赧然 令苛则不听 歔欷不已 乚字旁的字 传嬗 默然无语 王字旁的字 三过家门而不入 燕翼贻谋 窃窃细语 竖心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秉烛待旦 先字旁的字 暌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