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冬闻雷

《立冬闻雷》

时间: 2025-04-26 15:33:46

诗句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6

原文展示

《立冬闻雷》
作者: 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立冬时节的异常天气,阳光炽烈而不收敛,导致农作物受灾,民众饱受饥荒之苦。此时的禾谷被蝗虫侵扰,稻谷也被淹没。人们为了生存,强行耕作,秋天的麦子还未成熟。作者在期待着一场雨水,但霜降后水泉却在缩小。山中景色荟萃,雨水却如滂沱般翻涌,天气愈加恶劣,冬季愈来愈寒冷。半夜时分,突然响起春雷,仿佛冬天也要变得如春般温暖。老者失眠,幼儿惊醒哭泣。清晨时分,望向庭院,松树与菊花半枯。枯草开始萌发,蛰伏的虫子纷纷苏醒。柴火在市面上难以买到,清晨的饭菜还未煮熟,首批播种的种子无法入土,春耕的希望渺茫。书生信奉古训,认为洪范中有遗留的文书,而如今再无中垒之君,此情此景又该由谁来告知呢?

注释

  • 阳淫:指阳光过于猛烈。
  • 禾黍:指谷类作物。
  • 饲蝗螟:形容蝗虫和螟虫的侵害。
  • 扶耒:扶着耕犁,象征农民辛苦耕作。
  • 闵然:心中忧虑的样子。
  • 荟蔚:形容山中景色繁茂。
  • 滂沱:形容雨水大而急。
  • 转车毂:比喻雷声的轰鸣。
  • 松菊:象征冬季的植物。
  • 潜发:隐蔽地开始生长。
  • 洪范:古代文献,常用来指代古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之弟,文学成就卓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兼具哲理性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立冬闻雷》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事繁忙之季,诗人通过描绘立冬时节的气候异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困苦。

诗歌鉴赏

《立冬闻雷》是一首充满了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描写立冬时节的天气异象时,融入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阳淫不收敛”直入主题,表现出异常的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继而描绘出禾谷被蝗虫侵扰的惨状,展现了农民的艰辛与无奈。接着,诗人对未来雨水的期盼,以及霜降后水泉缩小的失落感,反映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与忧虑。

诗的后半部分,突如其来的春雷不仅打破了冬季的静谧,更是引发了老人与稚子的惊慌,象征着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而“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则是一幅萧瑟的图景,冬天的来临使得生机勃勃的植物遭到摧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

诗的结尾,作者以“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收束,表达了对当下政治无能、民众遭受苦难的深切忧虑,也对古训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感叹。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线索,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存困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阳淫不收敛: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无法收敛。
  2. 半岁苦常燠:半年的时间里,天气异常炎热,给人们带来困苦。
  3. 禾黍饲蝗螟:禾谷和谷物遭受蝗虫和螟虫的侵害。
  4. 粳稻委平陆:稻谷被淹没在平地上,无法收成。
  5. 民饥强扶耒:百姓因饥饿而勉强耕作。
  6. 秋晚麦当宿:秋天的麦子还未能收获,夜晚仍需留宿田间。
  7. 闵然候一雨:忧虑地期待着一场雨水。
  8. 霜落水泉缩:霜降后水泉逐渐干涸。
  9. 荟蔚山朝隮:山中景色繁茂,但雨水却如滂沱一般。
  10. 滂沱雨翻渎:大雨如翻涌的水流,形势愈加严重。
  11. 经旬势益暴:经过几天,天气愈加恶劣。
  12. 方冬岁愈蹙:临近冬天,形势愈加紧迫。
  13. 半夜发春雷:半夜时分,突然响起春雷。
  14. 中天转车毂:雷声如车轮转动般轰鸣。
  15. 老夫睡不寐:老者无法入睡。
  16. 稚子起惊哭:幼儿被惊醒,开始哭泣。
  17. 平明视中庭:清晨时分,望向庭院。
  18. 松菊半摧秃:松树与菊花半枯萎。
  19. 潜发枯草萌:枯草开始隐蔽地生长。
  20. 乱起蛰虫伏:蛰伏的虫子纷纷苏醒。
  21. 薪槱不出市:柴火在市场上难以买到。
  22. 晨炊午未熟:早晨的饭菜还未煮熟。
  23. 首种不入土:首批播种的种子无法入土。
  24. 春饷难满腹:春天的收成难以填饱肚子。
  25. 书生信古语:书生信奉古代的教诲。
  26. 洪范有遗牍:洪范中有古代留下的文书。
  27. 时无中垒君:如今再无中垒之君。
  28. 此意谁当告:此情此景又该由谁来告知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展现了工整的对仗。
  • 拟人:雷声被描绘成“转车毂”,生动形象。
  • 比喻:如“滂沱雨翻渎”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汹涌。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关怀,以及对自然与政治无常的深切思考,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农作物的生长。
  • 蝗虫:代表着自然灾害与人们的苦难。
  • 雷声: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化和不安。
  • 松菊:象征着冬季的萧条与生机的消逝。
  • 枯草:隐喻生命的脆弱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淫”指的是: A. 天气寒冷
    B. 阳光过于强烈
    C. 大雨倾盆
    D. 风声呼啸

  2. 诗的结尾提到的“洪范”指的是: A. 古代文献
    B. 一种农作物
    C. 一位统治者
    D. 农田的管理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首诗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民生困苦的忧虑,但苏辙的诗更加强调气候的异常与自然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的历史文献与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刺世疾邪赋 减字木兰花·眉山敛额 菩萨蛮·小亭露厌风枝动 菩萨蛮·楼前流水西江道 卜算子·池台小雨乾 醉花阴·露芽初破云腴细 句 其七 蝶恋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其一 用旧韵戏吴奉议 菩萨蛮 其十五 次莹中元归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烟爨 不过尔尔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女字旁的字 知人之明 日久岁深 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遒宕 怪声怪气 直清 牛字旁的字 拾拣 生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康裕 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