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僧归南岳

《送僧归南岳》

时间: 2025-04-26 14:07:58

诗句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谁鸣磬,沙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是寺即言归。

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7:58

原文展示

送僧归南岳
作者: 项斯 〔唐代〕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
船里谁鸣磬,沙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是寺即言归。
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南岳衡山的向往与思念。诗人心里清楚通往衡山的路,再也不怕沿途人稀少。在船上,谁在敲响佛教的磬音,沙滩上衣物自然曝晒。虽然有家乡的牵挂,但寺庙就是归宿。诗人预料这次春天的探访,将会在寺庙中与禅意相伴,静享云雾缭绕的美好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衡岳:指南岳衡山,五岳之一,风景秀丽,历来为文人所向往。
  • 鸣磬:敲响佛教用的磬,表示佛教的氛围。
  • 曝衣:将衣物晒干,表示生活的闲适。
  • 即言归:直接说出要回去的意思。

典故解析:

  • 南岳:是中国五岳中的南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常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地方。
  • 禅云:指禅宗的云雾,象征着禅意的深远与神秘,常常用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尤其擅长抒发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送别一位僧人返回南岳时,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宗教文化的重视以及人们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送僧归南岳》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南岳的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的气息。诗人在开篇中就以“心知衡岳路”表明了自己对这一路程的熟悉,表现出一种自信与从容。接着,诗人用“船里谁鸣磬”的问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阐释着自我与自然、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接下来的“沙头自曝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平和与自然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心灵的闲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有家从小别”的感叹,表达出对家庭的牵挂,而“是寺即言归”则体现了他对寺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将整首诗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暗示着在春天的温暖中,诗人与禅宗的合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知衡岳路:内心清楚通往南岳的道路,表达了对南岳的熟悉与向往。
  2. 不怕去人稀:即使路上人少也不感到害怕,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态度。
  3. 船里谁鸣磬:疑问句,制造出一种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4. 沙头自曝衣:沙滩上的衣物自然晒干,象征生活的闲适。
  5. 有家从小别:表示对家庭的眷恋与思念。
  6. 是寺即言归:寺庙便是归宿,表明了对宗教生活的向往。
  7. 料得逢春住:预感到春天的到来将使自己在此停留。
  8. 当禅云满扉:与佛教的禅意相遇,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南岳比作心灵的归宿,传达出深厚的情感。
  • 拟人:用“鸣磬”来表现出一种灵动的氛围,使得自然与人融合。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渗透着一种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岳:象征归隐与自然的美好。
  • 鸣磬:代表佛教的宁静与智慧。
  • 沙头:象征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 禅云: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衡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岳
    • B. 南岳
    • C. 中岳
    • D. 西岳
  2. 诗人对南岳的态度是什么?

    • A. 害怕
    • B. 向往
    • C. 无所谓
    • D. 忘记
  3. “船里谁鸣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寂寞
    • B. 宁静
    • C. 哀伤
    • D. 热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了对历史的沉重感。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更集中于瞬间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自然描写中的不同情感和哲学思考,拓宽了对唐诗的理解与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唐诗鉴赏辞典》

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唐诗作品及其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美学与文化。

相关查询

寓言十首 其七 乙亥午日衙内与四兄小酌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 其七 雨发榆城 道傍木犀 送鹿野珍禅友还七闽 其二 拟古二首 其二 焚香联句 游仙六首 其六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荥播 讥诋 包含房的成语 金坠儿 克字旁的字 贫羸 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百啭千声 折文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急流勇进 工字旁的字 垄亩之臣 夤缘而上 河汉吾言 下陵上替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