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易生画麞猿猴獾赞

《易生画麞猿猴獾赞》

时间: 2025-04-26 21:00:17

诗句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

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

其肉之肴也,故多兵。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

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

余是以觏万物之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17

原文展示

易生画麞猿猴獾赞
作者:黄庭坚 〔宋代〕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
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
其肉之肴也,故多兵。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
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
余是以觏万物之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生活在树林里的动物们,它们相互依存,以树木为家,依靠自然的食物生存。它们感受到饥饿与渴望,彼此之间没有老师却能自我学习。它们的皮毛美丽,能够独立生存;它们的肉则成为猎物,因此常常遭到捕猎。树林中风声、露水、山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伐木声声入耳。雄雌动物齐声鸣叫,尽管离得很远,声音仍然清晰可闻。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气味,因此它们常常惊慌失措。只有虫子能够适应虫子的生活,只有虫子能在天上飞翔。由此,我得以领悟到万物之间的情感。

注释

  • 穴居:指在地洞或树洞中栖息。
  • 相安:彼此安稳、和谐相处。
  • 无师而自能:没有老师却能自我学习、成长。
  • :这里指的是独立生存。
  • :指美味的食物。
  • :在此指猎物。
  • 丁丁:形容伐木的声音。
  • 眴目:惊慌失措,目光移开。
  • 惟虫能虫:只有虫子才能适应虫子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主张诗歌应与个人情感密切结合,风格清新、豪放。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之中,反映了他对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诗歌鉴赏

《易生画麞猿猴獾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透过对动物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独立。诗中对动物生活状态的细致观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通过“穴居木处”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动物们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它们在生存中相互依存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渴饥爱憎”,不仅反映了动物的生存状态,也隐含了人性的复杂。它们在生存中没有老师,却能自我学习,显示出生命的顽强和智慧。接着,诗人描述了动物们的皮毛和肉体,暗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的描写,呈现了自然的声音与气息,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雄雌动物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延续,而“彼其不同臭味”则引出了动物间的警觉与本能反应,展示了生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动物生活的细腻刻画,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动物们栖息在树木间,互相依赖,共同生活。
  2. 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在饥饿和渴望中,动物们自我学习,适应生存环境。
  3.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它们的皮毛美丽,能够独立生存。
  4. 其肉之肴也,故多兵:它们的肉成为猎物,因而常常遭到捕猎。
  5.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在树林中,风声、露水声、伐木声交织在一起。
  6. 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雄雌动物齐声鸣叫,声音回荡在远方。
  7.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不同动物的气味不同,因而它们常常惊慌。
  8.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唯有虫子能够适应虫子的生活,才能在空中飞翔。
  9. 余是以觏万物之情:因此,我得以理解万物之间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动物的生活与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类比。
  • 拟人:动物的行为被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增强了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动物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独立,反映了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穴居:象征栖息与依靠。
  • 饮食:生命的基本需求,体现生存的本质。
  • :美丽与价值的象征。
  • :生命的繁衍与延续。
  • :生物间的适应与共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栖息在哪里?

    • A. 洞穴
    • B. 河边
    • C. 山顶
    • D. 草地
  2. 诗中提到“无师而自能”是什么意思?

    • A. 有老师
    • B. 自我学习
    • C. 需要帮助
    • D. 依赖他人
  3. 在诗中,动物们的鸣叫象征着什么?

    • A. 战斗
    • B. 繁衍
    • C. 逃跑
    • D. 休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诗,描绘自然景色与生命哲理。
  • 《登高》:杜甫的诗,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上都有独特的视角,但黄庭坚更注重生物之间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河间晓行 金陵秋兴六首 其四 正觉寺 论青黄色 鬻子行 次韵向文刚晁叔易游青原 偈颂七十八首 三妇艳 范文正公祠堂 宫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相仿 困勉下学 户字头的字 包含蒙的词语有哪些 受制于人 箝击 犬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行无越思 应有 宣传品 收服 草字头的字 一介武夫 冷心冷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