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4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42:25
姚氏池亭
作者: 项斯 〔唐代〕
池馆饶嘉致,幽人惬所闲。
筱风能动浪,岸树不遮山。
啸槛鱼惊后,眠窗鹤语间。
何须说庐阜,深处更跻攀。
这座池塘的亭子风景宜人,隐居的人在这里感到十分悠闲。
竹风轻拂,水面荡起涟漪,岸边的树木并不遮挡远处的山景。
我在栏杆上啸叫,惊动了水中的鱼儿;窗前的白鹤在低语,似乎在安睡。
何必再提庐山和阜阳,深处的风景更让人想要攀登。
项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生活在唐代这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姚氏池亭》创作于项斯隐居生活的时期,诗人借助池塘的美景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姚氏池亭》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中所展现的宁静与和谐令人心神向往。首句“池馆饶嘉致”便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景致的赞美,池塘和亭子的结合,营造出一片清幽的意境。接下来,诗人通过“筱风能动浪”描绘出池塘微波荡漾的画面,细致的观察使得景色分外生动。而“岸树不遮山”则展现了开阔的视野,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广袤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啸槛鱼惊后”和“眠窗鹤语间”两句,描绘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人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呼喊,水中的鱼儿被惊动,窗前的白鹤安静地低语,所有的景象都在诉说着一种寂静而美好的生活,这种情景引发了诗人对深山的向往。最后一句“何须说庐阜”则表现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淡然态度,深处的美景更让他心驰神往。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理念,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显示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一种宁静、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名胜的淡然,唤起人们对自然深处的向往。
诗中“池馆饶嘉致”中的“嘉致”指的是什么?
A. 优雅的风景
B. 复杂的景色
C. 热闹的场面
诗中提到的“筱风”是什么?
A. 竹风
B. 冷风
C. 暖风
诗的最后一句“深处更跻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名山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深山的向往
以上内容对《姚氏池亭》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