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30
松柏生涧壑,坐阅草木秋。
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
抗脏自抗脏,伊优自伊优。
但观百岁後,传者非公侯。
松柏生长在深谷中,我坐着静观秋天的草木变化。
金石在波涛中浮沉,仰望万千事物的流转。
抵抗污秽就要自我抵抗,优秀的人自然会显现优秀。
但只要看看百年之后,传承的并非是公侯之位。
诗中提到的“公侯”是古代社会的贵族阶层,黄庭坚在此通过对比,强调真正的品质和价值不在于世俗地位,而在于个人的内涵和对社会的贡献。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诗风清新自然,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此诗写于黄庭坚与友人相聚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个人价值的看重和对名利的淡泊。
黄庭坚的《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以清新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诗以“松柏”作为开篇,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暗示作者对自身品格的追求。接着,诗人以“金石”比喻人生的无常,强调万物皆在流转之中,生死、荣辱皆由命运掌控。在“抗脏自抗脏,伊优自伊优”中,诗人自我反思,强调抵抗外界的污浊和保持内心的纯洁,这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最后一句“但观百岁后,传者非公侯”则将视角提升至历史的高度,表明真正的传承者是有德之人,而不是追求权势的公侯。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黄庭坚的个人价值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值得现代读者深思。
全诗传达了黄庭坚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和自我修养,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追求真理的态度。
诗中“松柏”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坚韧
C. 快乐
答案:B
“传者非公侯”强调了什么?
A. 权势的重要性
B. 个人品德的价值
C. 名利的追求
答案:B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无常
B. 自我价值的追求
C. 友情的重要性
答案:B
比较黄庭坚与王安石的作品,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与哲理思考,而王安石则常表达对社会时局的关注与感慨,二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