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泜水

《泜水》

时间: 2025-07-27 08:13:28

诗句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3:28

原文展示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白话文翻译

泜水清澈而浅,沙石清晰可数。
轻轻荡漾着水波,缓缓汇聚向远方的港口。
千山倒映在水中,乱石在高崖上伫立。
我来这里尽情游泳,放声高歌怀念往昔。
逼近井陉的道路,士兵们却无法排成整齐的队伍。
背水而战制造奇谋,红旗在赵国的土地上高高飘扬。
韩信购买了左边的战车,张耳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为何不赦免陈余,让他归附于汉主呢?

注释

  • 泜水:泜水,古地名,指一条清澈的水流。
  • 漾漾:摇曳、荡漾的样子。
  •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悠然自得。
  • 井陉:古代通道名,地理位置重要。
  • 背水造奇谋:背水一战,形容决战的决心和勇气。
  • 赤帜:红色的旗帜,象征着战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他在绘画、书法及诗词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板桥体”书法著称。郑燮的诗歌风格大多朴素自然,关注民间生活,反映时代风貌。

创作背景

《泜水》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郑燮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及对历史的思考,借水景抒发个人情怀。

诗歌鉴赏

郑燮的《泜水》以清新自然的水景作为背景,通过描绘泜水的清澈和周围山石的雄伟,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诗中“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让人感受到水面轻轻荡漾的柔美,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正如诗人游泳时的愉悦心情。

而随着诗的深入,郑燮逐渐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的历史人物如韩信、张耳等,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英雄气概的赞美。特别是“背水造奇谋”一句,展示了勇气和智慧在逆境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古代军事智慧的钦佩。同时,诗中提到的“何不赦陈馀”,则暗示了对包容和统一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深邃而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展现了郑燮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描绘泜水的清澈与浅显,沙石清晰可见,表现出一种宁静、透明的自然景观。

  2.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水面轻轻荡漾,流向远方的港口,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3.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乱石高耸,形成的对比增强了自然的雄伟感。

  4.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诗人沉浸在水中,放声高歌,怀念过去的岁月,表现出一种放松与自得的心态。

  5.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描述士兵在井陉道旁,列队混乱,表现出战争的无序与困境。

  6.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以背水一战的勇气,体现出战术的智慧与决心,红旗在赵国高扬象征着希望。

  7.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提到历史人物,表达对他们的敬重,张耳的内心复杂,暗示对历史的反思。

  8.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提出对陈余的赦免,表达对和解与统一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波与心情相联系,表现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 对仗:如“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水波的“漾漾”拟人化,营造出灵动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表现出对历史的思索与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和解与统一的渴望,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历史观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泜水:象征着清澈、透明的心灵与自然。
  • 沙砾:代表了细腻与真实,反映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 千山:象征着雄伟的历史与深远的文化。
  • 赤帜:象征着希望与勇气,代表战斗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泜水》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郑燮
    • C. 杜甫
  2. “背水造奇谋”是强调什么?

    • A. 勇气
    • B. 和平
    • C.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陈馀”代表什么?

    • A. 战争的悲剧
    • B. 和解与统一的希望
    • C. 文化的传承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郑燮《泜水》与杜甫《望岳》
    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象,但郑燮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郑燮诗文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甲戌和陈景卫韵) 答单监簿 舟归江上过斜塘 寄丁二侃 姑苏杂咏 长洲苑(在太湖北岸) 送叶判官赴高唐时使安南还 美人图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 寄徐记室 休沐日期衍公游北山不果独卧斋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枝附影从 鸣世 余牲 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轰雷贯耳 气字旁的字 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临敌易将 人去楼空 釆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筚门圭窦 可喜可愕 魏司格 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清莹秀澈 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