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画竹

《题画竹》

时间: 2025-04-26 06:43:12

诗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12

原文展示:

题画竹
郑燮 〔清代〕
秋风昨夜渡潇湘,
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秋风吹过潇湘河,
它在石间穿林,肆意狂妄。
唯有竹子毫不畏惧,
在风中坚定地斗争了千场。

注释:

  • 潇湘:指潇水与湘水,是湖南地区的河流,常用来代指此地的自然风光。
  • 触石穿林:形容风势猛烈,像是穿过树林、撞击岩石一般。
  • 竹枝:指竹子,诗中用竹子作为象征,表现坚韧不拔的品性。
  • 相斗:指与风斗争,表现出竹子的傲然姿态。

典故解析:

诗中的竹子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常常出现在中国古诗词中。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君子之象,代表着高洁、坚韧和品德。诗人通过描绘竹子在狂风中屹立不倒,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以画竹著称,作品多表现竹子的刚劲与清雅,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郑燮的创作高峰期,诗人以竹子为题材,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态度。

诗歌鉴赏:

郑燮的《题画竹》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画出秋风中的竹子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诗的开头描绘了昨夜秋风的狂猛,设定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在自然的狂暴面前,唯有竹子能够从容应对。竹子的形象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坚韧、勇敢和不屈的精神。通过“挺然相斗一千场”,诗人强调了竹子在风暴中屹立不倒的决心,仿佛在说,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内心的坚韧与勇气是抵御一切的力量。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尤为重要,郑燮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挑战的积极态度,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昨夜渡潇湘:描绘了昨夜秋风的情景,暗示着自然的力量。
  2. 触石穿林惯作狂:展现秋风的猛烈,以及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惟有竹枝浑不怕:转折句,强调竹子在风中毫不畏惧的姿态。
  4. 挺然相斗一千场:表明竹子有着坚韧的斗志,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拟人:竹子被赋予了“斗争”的能力,表现出其坚韧的性格。
  • 对仗:如“触石穿林”与“浑不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比喻:将竹子比作勇敢的斗士,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竹子在狂风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和勇气,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自我,勇敢面对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变化与挑战。
  • 竹子: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潇湘:代表自然美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南
    • B. 江苏
    • C. 四川
    • D. 广东
  2. 诗中竹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美丽
    • B. 软弱
    • C. 坚韧
    • D. 短暂
  3. 诗中“挺然相斗一千场”表现了怎样的精神?

    • A. 退缩
    • B. 勇敢
    • C. 无所事事
    • D. 怀疑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描绘了自然力量对人类的影响,但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悲哀。
  • 李白《将进酒》:强调人生的豪放与自信,虽在主题上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郑燮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表现》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容倅舅氏二首 答陈莆田投赠二首 灵石日长老访留之樗庵 次韵实之春日二首 摘玉堂红皱玉二绝 闰夏六月书事一首 遗编 送海丰薛县尉 送归善郑主簿 送广师谒竹溪中书五言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瞽言萏议 肉字旁的字 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愁绪如麻 是非自有公论 窃语私议 豆字旁的字 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岸的词语有哪些 印刷 丶字旁的字 密友 牛字旁的字 羊碑犹泣 恼巴巴 合钱 无根无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