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时间: 2025-07-27 07:53:12

诗句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

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53:12

原文展示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阐述了作者对读书的看法。他认为,单靠过目成诵并不是真正的能力。眼睛看过、心里匆忙,没有多少思考,来不及消化,就像在热闹的场合一眼瞥过美色,和自己没有关系。千古以来,能够一眼成诵的,谁能比得上孔子呢?阅读《易经》到韦编三绝,不知道翻阅了多少遍,微言大义愈加深刻,愈加探究,愈加理解,却依然不知道其尽头。虽然生来就知道安身处世的圣人,但也不能不努力学习。东坡读书只需一次,但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到四更,老吏对此感到苦恼,而东坡却毫不疲倦。难道因为一遍就能记住,就算完成了吗?唯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生平只读书不再,至今没有写出佳作。而那些过目成诵的人,又有何不堪之处呢?就如《史记》一百三十篇中,项羽本纪为最,而其中的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又为最。反复阅读,可以令人欣喜或感动,仅此而已。如果整部《史记》每篇都读,每字都记,岂不是无所不晓的愚者!更有一些小说、传奇、打油诗词,皆可记住,但如同破烂的厨柜,臭油坏酱全都积存其中,肮脏不堪。

注释

逐句解释

  • 过目成诵:一看就能背诵,指读书的浅尝辄止。
  • 方寸无多:心中思考的空间有限。
  • 微言精义:深刻的道理和精致的言辞。
  •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书的绳子磨断了三次。
  • 老吏:指年长的官吏。
  • 虞世南张方平:两位历史人物,以专注于书籍而无佳作著称。

典故解析

  •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博学和教育著称。
  • 东坡: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以才华横溢闻名于世。
  • 史记:司马迁所作的历史著作,影响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和书法家,因其独特的风格和对艺术的贡献而受到尊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燮在潍县担任官职期间,反映了他对读书的深刻思考和对浮躁读书风气的批评。

诗歌鉴赏

郑燮在这首诗中传达了对读书的深刻理解。他反对那种只求表面成就的读书方式,认为真正的读书应该是深入思考和反复琢磨的过程。他以孔子和苏东坡为例,强调了勤奋和对学问的追求。他指出,过目成诵并不代表真正的理解,反而是肤浅的表现。通过细致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郑燮传达了对知识的敬重和对浮躁文化的反思。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反省,使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读书心得,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对教育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 认为只靠过目成诵的读书是不够的。
  2.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
    • 看得快但思考不深,心中没有足够的余地去消化。
  3. 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 比喻那种肤浅的欣赏,不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收获。
  4.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 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者屈指可数,以孔子为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读书与看美色相提并论,强调表面的无知。
  • 对仗: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强调深入学习的重要性,批判流于表面的学习方式,呼吁人们应当注重思考和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和智慧。
  • 美色:象征表面的吸引力,暗示浮躁。
  • 孔子:象征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是什么意思? a) 读书很容易
    b) 只记住表面内容并不算本事
    c) 读书不需要思考

  2. 郑燮提到的哪个历史人物以勤奋著称? a) 李白
    b) 孔子
    c) 苏东坡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郑燮的作品与杜甫的诗歌在对读书与生活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均强调内省和深思熟虑。郑燮着重批判表面化的学习,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郑燮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份内容为《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的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阮郎归 临江仙 其一 再到桂林 莞尔堂夏日偶成 莞尔堂和柳枢密韵 莞尔堂春晚书怀呈同僚 二月四日约同寮劝耕万安院已而不至书於彭氏 卜算子·休逞一灵心 点绛唇·屈指新冬 西江月·流水断桥衰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雪后始知松柏操 屮字旁的字 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嗑牙 辵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出神入定 哀家梨 表里相符 举止失措 包含饴的词语有哪些 髭髭 矛字旁的字 雍容雅步 贪惏无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