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23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这首诗的意思是:老乌鸦衔着肉纸飞舞在灰烬中,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山川又在哪里呢?在苍耳林中,太白星升起,在鹿门山下,德公又回来了。管宁年老时最终归去,王式当年本就没有来过。请记住城南的上巳节,那时木棉花落下,刺桐花正开。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及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海南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思考。寒食节在古代是祭祀先祖的日子,而上巳节则是春天的节日,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怀念。
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忧伤为基调,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首联以“老鸦衔肉纸飞灰”开篇,传达了一种孤独和逝去的感觉,乌鸦的形象在古代文化中常与丧失和哀伤相关联,令人想起那已逝的亲人和故乡。而“万里家山安在哉”则是诗人心中深深的迷茫,流亡生涯使他更加思念故乡,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中间部分提到“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借太白星和德公的归来隐喻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回忆。诗人通过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繁华的淡然。
最后两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则将时间定格在春天的节日,木棉花与刺桐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同时也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时空的交错让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忧伤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鸦”象征什么?
“记取城南上巳日”中的“上巳日”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木棉花”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苏轼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时代动荡带来的悲伤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