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44
感皇恩(次韵尚书兄老山堂作)
李弥逊
入夜月华清,中天方好。
更著山光两相照。
星稀云净,玉树惊乌三绕。
广寒风露近,秋光老。
老山高胜,飞尘不到。
亭上仙翁自昏晓。
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绝倒。
待凭书寄恨,归鸿少。
夜深月光清澈,正是中天最美的时刻。
山间的光辉相映成趣。
星星稀疏,云彩透明,玉树惊起乌鸦三次飞绕。
广寒的风露逼近,秋光已显老态。
老山更高,尘埃飞不到这里。
亭中仙翁自顾昏晓。
短促的信笺新词,字字令人捧腹。
但愿寄去书信表达心中怨恨,归来的鸿雁却少得可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洒脱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夜晚,诗人借月光和山景抒发内心的感慨,表达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友人的思念。
《感皇恩》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头的“入夜月华清”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大地上,映照出山的光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接着,诗人描绘了星空与云彩的清晰,意象生动,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广寒风露近,秋光老”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秋天的气息与月光交织,似乎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在这里,老山的高与飞尘的不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世俗纷扰的远离。
最后,短封新唱的描写,让整首诗在思念与期盼中收尾,诗人用鸿雁寄情,却又感叹归鸿之少,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全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中借助自然的美景,反映了人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感皇恩》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弥逊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广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月宫
C. 一座山
诗中“短封新唱”中的“短封”指的是什么?
A. 短信
B. 信笺
C. 书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感皇恩》和《静夜思》,两者都通过月亮表达思念之情,但《感皇恩》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静夜思》则直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