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56:23
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
——权德舆 〔唐代〕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
这首诗描绘了在朝廷宴会上,众人欢庆的场景,表达了对贤明统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宴会在秋日的殿堂上举行,优雅的音乐和美丽的风景交相辉映,黄花在雨后显得格外娇艳,碧绿的树木在清新的空气中显得生机盎然。诗人提到“同和六律”,意味着国家的和谐与安定,宇宙的万物也因此而平和。最后,诗人自谦地表达自己作为小臣的感受,感慨自己如何能够与这盛大的场面相匹配。
权德舆(约759年-835年),字仲明,号贞白,唐代诗人,官至翰林学士。其诗风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相结合,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唐朝贞元时期,正值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人应皇帝的邀请,参加宴会,借此机会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期盼。
《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寮追赏因书所怀》是一首充满了政治与文化意蕴的作品。它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和自然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诗的开头便以“锡宴朝野洽”引入,表明这是一次由皇帝所赐的盛宴,展现了皇权的恩泽与朝廷的和谐。接着,诗人运用了“尧舜情”来强调历史上理想统治者的榜样,表现出对美好治世的期待。
诗中描写的秋堂、丝管、黄花、碧树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音韵和谐的画面。尤其是“黄花媚新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象征着经过风雨洗礼后的生机与希望。紧接着的“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则体现了国家的和谐与安定,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诗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人们的美好情感与生活愿景。
诗中提到的“锡宴”指的是什么?
A. 皇帝举办的宴会
B. 普通百姓的聚会
C. 友人之间的聚餐
“黄花媚新霁”的意思是什么?
A. 黄花在雨后显得娇艳
B. 黄花在阳光下凋谢
C. 黄花失去光彩
诗中提到的“尧舜”象征什么?
A. 劳动人民
B. 理想的统治者
C. 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