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藏公院

《题藏公院》

时间: 2025-05-03 17:29:28

诗句

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

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

药草诚多喻,沧溟在一毫。

仍悲次宗辈,尘事日为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9:28

原文展示:

题藏公院
作者:耿湋
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
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
药草诚多喻,沧溟在一毫。
仍悲次宗辈,尘事日为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古老的院落,院中住着林公,周围有稀疏的竹林和靠近井边的桃树。平常的年份,来这里的人很少,只有在这个禅意深厚的地方,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高远。药草的繁多可以比喻深远的道理,连大海的深邃也不过在一毫之间。诗人感叹自己仍然悲伤于与宗教同伴的隔阂,每天都要忙于世俗琐事。

注释:

  1. 古院:古老的院落,指诗人所描写的环境。
  2. 林公:指的是一个人名,可能是对某位隐士或高人(如禅师)的称呼。
  3. 疏篁:稀疏的竹林。
  4. 俗年:常年,指平常的年份。
  5. 禅地:指禅宗的道场,象征着宁静高远的境界。
  6. 药草:比喻智慧或道理。
  7. 沧溟:深海,象征深邃与广博的道理。
  8. 次宗辈:指同道的宗教同伴。
  9. 尘事:世俗的事情,指繁杂的生活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透着淡淡的哲理,关注自然和人生的关系,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写隐士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和心境,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

诗歌鉴赏:

《题藏公院》是一首典型的禅宗诗作,诗中通过描写古院及其周围环境,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忙的无奈。开篇“古院林公住”,简洁有力地引入了诗的主题,古院象征着宁静、雅致的生活方式,而“林公”则是隐士的典型形象,展现了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理想。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通过“疏篁近井桃”的描写,勾画出一个幽静的环境,给读者以宁静之感。“俗年人见少”,反映了诗人对人世喧嚣的逃避,似乎在暗示这种隐逸生活的珍贵。“禅地自知高”,强调了禅宗的境界高远,意味着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智慧与宁静。

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些许忧伤与无奈,虽然“药草诚多喻”,即智慧与道理颇多,但在“沧溟在一毫”的比喻下,深邃的道理似乎难以触及。最后一句“尘事日为劳”,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诗人尽管身处宁静的环境,但仍无法逃避世俗的困扰,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繁杂。

整首诗将自然景致与内心感受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院林公住:描绘古老院落的主人,设定了环境背景。
  2. 疏篁近井桃:展现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竹林和桃树构成和谐美景。
  3. 俗年人见少:表达隐居生活中的孤独,表明人们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忽视。
  4. 禅地自知高:强调禅宗的境界,突出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5. 药草诚多喻:用药草比喻智慧,暗示道理的丰富。
  6. 沧溟在一毫:表示深奥的道理微小而难以把握。
  7. 仍悲次宗辈:表达与同道中人之间的隔阂与悲伤。
  8. 尘事日为劳:总结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药草”比作智慧,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疏篁近井桃”,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古院、竹林、桃树等意象象征着隐逸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琐事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对禅宗哲理的追求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院:象征宁静与隐逸。
  • 林公:隐士的代表,体现追求内心平和的理想。
  • 疏篁:象征自然与清幽。
  • 桃树:象征生命与希望。
  • 药草:象征智慧和道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古院”最能代表什么? A. 喧闹的城市
    B. 幽静的居所
    C. 繁华的市场
    D. 旅行的途径

  2. “俗年人见少”中,“见少”意指? A. 很少有人来
    B. 人们都很忙
    C. 见到的事情很少
    D. 生活贫乏

  3. “沧溟在一毫”表示什么? A. 深邃的道理难以理解
    B. 大海很小
    C. 明亮的未来
    D. 生活的广阔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隐居赋》:描写隐士生活的另一首经典。
  • 《山中杂诗》:王维的作品,表达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哲理。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同样描绘隐士生活,但更加注重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题藏公院》的主题、意象与情感,感受唐代诗歌的魅力。

相关查询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咏笋用昌黎韵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 赣州出示马提刑留题麻姑山次韵 夜月 卓文君 寒雨感怀呈斯远三首 其一 雨夜怀明叔并忆成父 早发建德 寄怀二十首 其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嫩艳 衣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搜扬侧陋 三点水的字 阻羁 言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万壑争流 阜字旁的字 遗少 船多不碍路 兄友弟恭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包含澄的成语 眼约心期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含一之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