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16
远公传教毕,身没向他方。
吊客来何见,门人闭影堂。
纱灯临古砌,尘札在空床。
寂寞疏钟后,秋天有夕阳。
远公(指一位高僧)传教后已身亡,去了别的地方。
来吊唁的人为何看不见?门徒们都关上了影堂。
纱灯照在古老的石阶上,尘封的札子孤零零地放在空床上。
在寂静的钟声之后,秋天的夕阳照耀着一片孤寂。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远公”一词在古代文人中常用来指代德高望重的僧人,表达对高僧的怀念和追思。
耿湋,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蕴含淡淡的忧伤和对往事的追忆,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耿湋对一位高僧的怀念之际,表达了他对高僧的崇敬与追思,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孤寂的体验。
《濬公院怀旧》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诗。开篇即以“远公传教毕,身没向他方”揭示了高僧的去世,这一信息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失落感。诗人通过对吊客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与哀悼,却又因“门人闭影堂”而显得格外孤独,给人以沉寂的印象。
接下来的“纱灯临古砌,尘札在空床”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纱灯的柔光与古老的石阶形成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怀旧的情感。而“尘札”则表现了对往昔记忆的追寻,承载着对已故高僧教诲的思念与敬仰。
最后两句“寂寞疏钟后,秋天有夕阳”以钟声的寂寞和秋阳的萧条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在这幅意境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深厚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的怀念,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事的追忆,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中的“远公”指的是谁?
A. 普通僧人
B. 高僧
C. 诗人本人
D. 吊客
“纱灯临古砌”中,纱灯象征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美好的未来
C. 生命的光辉
D. 友情的温暖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怀念与孤寂
C. 愤怒
D.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