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

《青玉案》

时间: 2025-08-07 03:38:26

诗句

吴波绿尽回肠路。

又送客桥西去。

晚色年芳长暗度。

水滨鸥榭,木棉莺户。

知是愁来处。

良游莫共伤春暮。

画壁犹歌旧时句。

蹋马花街红寸许。

绕阑呼酒,倚帘吹絮。

一曲潇湘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38:26

青玉案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吴波绿尽回肠路。又送客桥西去。晚色年芳长暗度。水滨鸥榭,木棉莺户。知是愁来处。良游莫共伤春暮。画壁犹歌旧时句。蹋马花街红寸许。绕阑呼酒,倚帘吹絮。一曲潇湘雨。


白话文翻译:

在绿波荡漾的水边,我的心情波动不已。又一次送走了客人,桥的西边渐行渐远。晚色如水,年华似花,暗淡无光。水边的鸥鸟,木棉花旁的莺鸣,知道是愁苦的来源。美好的游玩时光,莫要在这春末的时光里感到伤感。画壁上仍然唱着旧时的诗句,马蹄踏过花街,花瓣如红尘般缤纷。绕着栏杆呼唤酒,倚着帘子听那飞絮。一曲潇湘雨,愈发令人感伤。


注释:

  • 吴波: 指的是吴地的水波,常用来象征江南的风景。
  • 回肠路: 回肠,指内心的苦楚,路则是指行走的道路。
  • 鸥榭: 鸥鸟栖息的地方,象征宁静。
  • 木棉: 一种花,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良游: 美好的游玩。
  • 画壁: 墙壁上画的画,常用来比喻旧时的情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潇湘雨”可能指代的是“潇湘”地区的细雨,常用来表达柔情与愁绪,源自于古代文人对湘水的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江南自然美景及人文情怀。其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青玉案》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常通过诗词抒发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在描写春日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诗人在描绘春日景致的同时,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开头的“吴波绿尽”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更引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失落。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送客桥西去”这一场景,表现了离愁别绪,仿佛在诉说着与友人别离的不舍。

“晚色年芳长暗度”,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水边的鸥鸟和木棉花,象征着宁静与繁华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显得生动而富有层次。

“良游莫共伤春暮”一句,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透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最后的“潇湘雨”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以雨来象征泪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感。这首词在意象的构建、情感的表达上都极为成功,是清代词作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波绿尽回肠路: 描绘江南水波的美景,暗示内心的惆怅。
  2. 又送客桥西去: 表达离别的情景,带出情感的波动。
  3. 晚色年芳长暗度: 夕阳西下,时光流逝,感叹青春易逝。
  4. 水滨鸥榭,木棉莺户: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宁静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5. 知是愁来处: 直接表白内心的悲伤与愁苦。
  6. 良游莫共伤春暮: 希望珍惜美好时光,不要让伤感侵蚀快乐。
  7. 画壁犹歌旧时句: 旧时的诗句仍在耳边回响,怀念过去。
  8. 蹋马花街红寸许: 细腻描写春天的花街,展现美丽的景象。
  9. 绕阑呼酒,倚帘吹絮: 喝酒吟唱,享受这一刻的闲适。
  10. 一曲潇湘雨: 以雨点引出诗人的情感,给人以感伤的联想。

修辞手法:

  • 比喻: “吴波绿尽”比喻内心的苦闷。
  • 对仗: 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如“水滨鸥榭,木棉莺户”。
  • 拟人: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其情感,如“画壁犹歌旧时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离别与伤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青春的惋惜,同时通过江南的自然景色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波: 代表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
  • : 象征自由与无忧。
  • 木棉: 代表春天的繁华与短暂。
  • 潇湘: 代表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吴波绿尽”中的“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D. 江西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潇湘雨”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 诗中“良游莫共伤春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对/错)

答案:

  1. B
  2. 愁苦与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郑文焯的《青玉案》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但郑文焯更多地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枕上闻子规二首 过莺斗湖三首 其三 晚酌 衡山值雨 蜀士月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 廷弼弟座上绝句 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笺二首 其二 和余处恭赠方士阎都干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 其一 郡圃残雪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废食忘寝 方字旁的字 查夜 爪字旁的字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止足之计 丨字旁的字 竖起脊梁 父母官 角字旁的字 好处 粉泽 极打 疋字旁的字 降心俯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