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舟中望九华山

《舟中望九华山》

时间: 2025-04-26 14:43:41

诗句

春游秣陵涉夏还,船头初见九华山。

乍起云烟碧窗外,忽生金彩夕阳间。

玉幢字隐仙书古,石扇苔青洞府閒。

安得山东李太白,共看山色弄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41

原文展示

舟中望九华山
春游秣陵涉夏还,
船头初见九华山。
乍起云烟碧窗外,
忽生金彩夕阳间。
玉幢字隐仙书古,
石扇苔青洞府閒。
安得山东李太白,
共看山色弄潺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游玩秣陵(今南京)后,乘船归途时,远远看到九华山的情景。初见山景,宛如云烟升起,映衬在船的碧窗外;夕阳的金色光辉,忽然洒在山间。隐约可见古老的仙书,玉幢上的文字模糊而神秘;石扇上长满青苔,洞府里显得格外宁静。作者希望能够与山东的李太白一同欣赏这如诗如画的山色,感受那潺潺流水的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九华山: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安徽省。
  • 乍起:突然升起。
  • 金彩:金色的光辉。
  • 玉幢:古代寺庙中用来装饰的柱子,象征神圣。
  • 仙书:道教或佛教的经典书籍。
  • 安得:如何能够。
  • 李太白: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的诗风著称。

典故解析
李白因其超凡的才华与洒脱的个性,常被誉为“诗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作者希望与李白共赏美景,体现了对古人风采的向往与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之,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的动荡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抒情的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游之后,正值夏初,作者在游历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抒发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怀念,寄托了想与伟大诗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诗歌鉴赏

《舟中望九华山》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船上所见的九华山的景象展现得生动形象。开篇以“春游秣陵涉夏还”引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了一个春夏交替的背景,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乍起云烟”和“忽生金彩”的对比,展现了山水的变化与美丽,带给读者一种瞬息万变的视觉享受。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玉幢字隐”和“石扇苔青”,不仅描绘了九华山的景致,还引入了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元素,增添了诗作的文化深度。最后,诗人以“安得山东李太白”作为结尾,表明了对古代文人的追慕与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色中,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游秣陵涉夏还:春天游玩秣陵,夏天归来,交代了时间背景。
  2. 船头初见九华山:描绘了远远看到九华山的情景,激发了诗人的兴奋与期待。
  3. 乍起云烟碧窗外:山间的云雾突然升起,仿佛在窗外舞动,增添了神秘感。
  4. 忽生金彩夕阳间:夕阳洒下金色光辉,给山色增添了温暖的色调。
  5. 玉幢字隐仙书古:隐约可见的古老仙书,显示出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
  6. 石扇苔青洞府閒:青苔覆盖的石扇,洞府显得宁静而深邃,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7. 安得山东李太白:诗人希望能与李白共赏美景,表达对古人诗人的敬仰之情。
  8. 共看山色弄潺湲:希望与李白一同欣赏风景,体现对自然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乍起云烟”与“忽生金彩”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九华山与云烟、金彩相联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水景色。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如“弄潺湲”展现了水流的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华山: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夕阳: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玉幢:象征着文化的深厚和神秘。
  • 苔青: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宁静。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乍起云烟”的意思是什么?
    A. 突然升起的云雾
    B. 逐渐消散的云彩
    C. 一直存在的云彩
    D. 轻轻飘动的云朵

  2. 诗人希望与哪位历史人物共赏风景?
    A. 杜甫
    B. 王维
    C. 李白
    D. 陶渊明

  3. 诗中提到的“玉幢”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文化的深厚
    C. 个人的理想
    D. 人生的哲理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更侧重于宁静的氛围与个人内心的感受;而李白的《庐山谣》则表现了对山水的豪情与壮阔。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与刘永之的《舟中望九华山》存在相似之处,但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研究》
  • 《古诗词基础知识》

以上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查询

赠道夫四首 其二 题两浙旬宣卷 送徐中行进士 宫词 暮春羊城社集诸公诗成寄示并索赋赋此答和 安住寺松声 留别虎丘简上人 和郭麾霆长教三中 其二 韩信城 至通州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击碎唾壶 浮称流说 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糙粮 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话不虚传 矢字旁的字 铜狄 竖心旁的字 纷纷攘攘 辵字旁的字 未老先衰 陆氏庄荒 麻字旁的字 皮破肉烂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中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