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29
除日
朱淑真
爆竹声中腊已残,
酴酥酒暖烛花寒。
朦胧晓色笼春色,
便觉春光不一般。
在爆竹声中,腊月已经过去,
酴酥酒的温暖驱散了寒冷的烛光。
朦胧的晨曦笼罩着春色,
不禁感到这春光与往常大不相同。
腊月是中国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传统上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过年时燃放爆竹以驱邪避灾,迎接新年的到来。酴酥酒常在节庆上饮用,体现了人们对团聚和欢乐的期待。整首诗通过描绘节庆的氛围,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诗风著称。她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女性的情感和智慧,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使她的诗歌充满生活气息。
这首诗创作于春节前夕,表达了对节日的欢庆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诗人在寒冷的冬季中,借助节庆的热闹和温暖,感受到春的气息,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除日》通过对春节前夕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以“爆竹声”开头,立即引入了辞旧迎新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接下来的“腊已残”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来临。酴酥酒的温暖不仅是对冬季寒冷的温柔抵抗,更是节日团圆的象征,体现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欢乐。
“朦胧晓色”与“春色”相交织,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光影效果,反映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给人以希望与新生的感觉。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便觉春光不一般”,表达了春天对她的特别感受,似乎是过了一个冬季,春回大地时的心灵感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具有鲜明的对比,通过冬季的寒冷与春季的温暖、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感受,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期盼。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与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
《除日》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酴酥酒”象征什么?
“春光不一般”的意思是?
朱淑真的《除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但朱淑真更侧重于节日的温暖与团圆的情感,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渴望。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