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9:38
三月二十二日榴花盛开戏作绝句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五月榴花忽见春,
白头喜遇一番新。
可能略不解春意,
只有寻枝摘叶人。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来临时,石榴花盛开的场景。诗人看到盛开的石榴花,心中感到一阵欣喜,仿佛春天的新气象让他耳目一新。然而,或许因为对春天的变化理解不深,只有那些在树枝上寻觅花叶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春天的意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榴花”在古诗中常用以象征青春与希望,其盛开状态通常与春天的新生和美好相联系。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士道,号默斋,南宋时期的诗人,精于诗词,尤擅绝句。其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榴花盛开之时。诗人在观察自然景象的同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借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为绝句,言简意赅,但情感却十分丰富。诗人在描写榴花盛开的景象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白头”的自嘲,反映出对春天的期待与欣喜。诗的开头用“忽见春”来表现春天的突然到来,这种惊喜的情感既是对自然变化的感叹,也是对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
在接下来的“白头喜遇一番新”中,诗人将自身的年龄与春天的新生相对照,表达了尽管时光荏苒,依然能在春天的景象中找到生的希望和快乐。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反思:或许自己对春天的理解不够深刻,但那些真正亲近自然的人则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深意。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也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交融,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轮回与自然变化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榴花”指的是哪种花?
诗中的“白头”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寻枝摘叶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陈师道的《三月二十二日榴花盛开戏作绝句》更多地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的作品则强调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均展示了借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手法,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