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1:01
颓然高阜,独青青揽尽两江江色。
浪迹偶来频吊古,台榭已怜非昔。
竹树遗墟,藤萝夕照,不见当时客。
凄凉唯有暮云,千里凝白。
闻说叔子公馀,季方才妙,曾着临川屐。
我似东坡还过海,空爱韩陵孤石。
望阙神遥,登楼梦杳,往事怀邀笛。
何时归隐草堂,山北之北。
在高高的台上,孤独地眺望着两江的景色,心中感到颓丧。偶尔经过这里,常常感叹古人的遗迹,如今的台榭已不再是往昔的繁华。竹林与树木只剩下荒凉的遗址,夕阳下的藤萝也不见当年的游人。只有凄凉的暮云,千里之外一片苍白。听说叔子公馀(王安石的外甥)和季方才(季白)才华横溢,曾经穿着临川的木屐。我就像苏东坡一样曾经渡海,空自怀念韩陵的孤石。遥望阙楼,神思渺茫,登楼的梦境已然遥远,往事只能在笛声中回忆。不知道何时才能归隐于草堂,位于山的北边。
吴绮,清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为题材。她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悟,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吴绮游历郁孤台时,表达了她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诗中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展现了她对古文人及其生活的向往。
《百字令 登郁孤台和丁雁冰观察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作品。诗中,吴绮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怀念。开篇以“颓然高阜,独青青”引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接着对古迹的描摹,“浪迹偶来频吊古”,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诗中的意象丰富,竹树、藤萝、夕照等自然景物,既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凄凉唯有暮云,千里凝白”,暮云的描绘不仅表现出自然的苍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惆怅。紧接着,作者提到王安石和季方才,表明对才华横溢的文人的向往与敬仰。
“何时归隐草堂,山北之北”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历史文人生活方式的一种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孤独和怀旧为主线,通过对古迹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叔子公馀”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何时归隐草堂,山北之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临川屐”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