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43
沁园春 题孙坦夫想想园二首 其一
达者庄生,寓言十九,天地蘧庐。
叹世人劳攘,求田问舍,经营惨澹,种柳栽蒲。
金谷豪奢,平泉佳胜,鱼鸟楼台总画图。
今安在,见雕梁去燕,寒树啼乌。
先生晚狎樵渔。早悟却浮生是梦欤。
看朱甍画栋,都成泡影,丹邱碧海,随处吾庐。
结构徒工,后人诮拙,千顷何须觅木奴。
非非想,向羲皇高卧,彭羡为徒。
这首诗以庄子为例,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叹息世人辛苦奔波,追求名利和安逸,辛劳却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种植柳树和蒲草来装点生活。金谷的奢华,平泉的美景,鱼鸟和楼台的景象,虽然美好,但终究只是画中的景象。如今这些美景何在?只见雕梁上的燕子飞去,寒冷的树上乌鸦啼叫。诗人自问是否早已领悟,人生如梦。看那朱红的瓦房和画栋,都化为泡影,丹青渲染的美丽山海,随处都是我的家。结构虽然精巧,后人却讥讽其拙劣,千顷良田又何必去寻找木奴?不如向羲皇高卧,做彭羡的徒弟,享受无忧的生活。
宋琬,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和哲学为主题,风格自由洒脱,个性鲜明。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用庄子的思想,表达对世俗繁华的不屑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沁园春 题孙坦夫想想园二首 其一》是一首具有强烈哲理性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世人的感慨,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与对简朴自然的向往。整首诗以庄子为引,运用寓言的形式,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语言上,诗人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金谷豪奢”、“寒树啼乌”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美景,更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尤其是“朱甍画栋,都成泡影”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繁华似梦,终究不能持久。
诗中隐含了哲理思想,诗人通过自问自答,阐述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人生如梦,唯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思索。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浮华生活的批判和对天然宁静的向往,倡导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内心平和。
诗中提到的达者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a) 老子
b) 庄子
c) 孟子
d) 荀子
“朱甍画栋,都成泡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繁华生活的批判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诗人提到的“羲皇高卧”象征着什么?
a) 努力工作
b) 追求名利
c) 悠闲自在的生活
d) 对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