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5:42
百字令 海棠
作者: 杨继端 〔清代〕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
谁能将那彩丝绾成发髻,犹如待嫁的红儿,锦帐锁住春光。燕子争相飞入,娇嫩的花朵轻盈而妩媚。她娇羞得难以抵挡风雨,春天的痕迹难以掩盖。玉纤已被摘去,红雪般的花瓣飞落在发髻上。时节已是中和,清明渐近,香气淡去熏香的火焰。想要系住这美好的春光,却无力回天,懒洋洋的阳光照耀着。残梦刚刚回旋,宿醉尚未消散,我已然识得这销魂的感觉。夜深了,银烛高烧,别再让花儿随意卧下。
作者介绍: 杨继端,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中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以海棠花为题材,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杨继端的《百字令·海棠》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中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无奈。开头部分“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海棠花的娇美,仿佛是个待嫁的少女,既有青春的活力,又蕴藏着一丝柔弱。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花儿状态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脆弱,风雨的侵袭使得花儿更加娇嫩,难以抵挡春的消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欲系好春无气力”,表达了对春天稍纵即逝的无奈与惋惜,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无能为力。夜深时分,银烛高烧,诗人却不愿让花儿休息,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整首词在轻盈的语言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有对美好瞬间的惋惜,体现了清代词人的细腻与情感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海棠花,表现了对春天短暂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彩丝”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绛雪”指的是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