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01
百字令·立秋后二日观雨
作者:杨葆光 〔清代〕
新凉招得,正残暑未退,恼人情意。
顷刻沧云分日色,隐隐娇雷声细。
横卷银涛,珠跳玉泻,急点随风驶。
檐头奔溜,白龙随处飞起。
还看碧罨长林,蓝拖新涨,浑是秋滋味。
欲到山头高处望,回首同侪能几。
袖翠添凉,扇罗罢飏,晴亦为佳耳。
思量今夜,一弯眉月天际。
在立秋之后的两天,初秋的凉意已经来到,但残暑仍未完全退去,这让人感到烦恼。忽然间,乌云拨开,阳光透出,细微的雷声隐隐传来。雨水如银涛般卷来,雨珠像跳跃的玉石,随着风飞速而去。屋檐下的雨水奔流而下,如白龙一般四处飞溅。远处的碧绿树林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生机勃勃,蓝色的水面在新涨的雨水中荡漾,浑然透出秋天的滋味。想要到山顶高处眺望,回头想想同行的朋友又有几个呢?袖子轻轻拂动,扇子也不再摇动,晴天也别有一番滋味。思考今夜,天边挂着一弯新月。
作者介绍:杨葆光,清代著名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趣,常常结合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立秋后的一场雨,正值夏秋交替之时,反映了这一季节的气候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百字令·立秋后二日观雨》是一首描绘初秋雨景的词作,透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凉爽与夏天的余热交错的情景。诗中通过雨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生机与清新的感觉。开篇即点出“新凉”和“残暑”,对比之下,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接着,诗人描绘了雨的到来:乌云遮住了阳光,细微的雷声在耳边响起,这种自然的变化让人既感到期待又有些烦忧。雨水如银涛般卷来,细腻的描写使得雨水的动态感跃然纸上。尤其是“檐头奔溜,白龙随处飞起”,将雨水的奔流形象化,赋予了雨水生命。
当描写转向远处的长林,诗人感受到秋天的滋味,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最后,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特别是“思量今夜,一弯眉月天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深沉而又清新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凉”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点?
“檐头奔溜,白龙随处飞起”中的“白龙”是指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是在诗的哪一句中表达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