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4:11
游南嶂同孙信道
作者:陈与义 〔宋代〕
遥瞻南嶂深复深,
双崖与天藏太阴。
青鞋济胜不能懒,
踏破积雪穷崎嶔。
空中朽树抱孤筱,
无窍苍壁生横林。
孤禽三叫危石裂,
欲返未返神萧森。
磴回忽然何处所,
当面烟如翠蛟舞。
石门泄风无昼夜,
古木截道藏雷雨。
丹丘赤城去几许,
下视人间足尘土。
放身天地不自知,
导以龙蛇翼熊餐。
山中异事记今晨,
杖藜得道孙与陈。
远远地眺望南嶂,深邃且幽深,
双崖隐藏在太阴之下。
穿着青鞋的我,虽身处胜境,却不敢懒惰,
踏破了满地的积雪,走过崎岖的山路。
空中枯朽的树木,环抱着孤独的竹子,
苍壁上无缝隙,生长着横斜的林木。
孤独的鸟儿在危石上叫了三声,
想要回去却又未能回去,心神萧索。
阶梯转弯,忽然不知身在何处,
眼前的烟雾如翠色的蛟龙在舞动。
石门间的风,昼夜不停地泄出,
古老的树木挡住了道路,潜藏着雷雨。
丹丘赤城相距几何,
俯视人间,尽是尘土。
身心放开在天地之间,却不自知,
引导着龙蛇,像熊一样觅食。
山中异事,今晨有记,
拄着竹杖,得道的有孙信道与我陈与义。
陈与义,字季常,号觉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观,作品往往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游南嶂同孙信道》创作于一段游历的时光,诗人与好友孙信道一同游览南嶂,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心灵的孤寂,借此诗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游历南嶂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通过“遥瞻南嶂深复深,双崖与天藏太阴”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描绘出一幅深邃而神秘的山水画。接着,诗人通过“青鞋济胜不能懒,踏破积雪穷崎嶔”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决心,展现出一种不畏艰难的精神。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空中朽树抱孤筱,无窍苍壁生横林”,描绘了孤独与坚韧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寂与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萧森”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的反思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仿佛在思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这广袤天地中自我的定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哲思,形成了一幅充满灵性与思考的山水画卷。
整首诗以游历南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索与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南嶂”指的是哪种景象?
A. 山峰 B. 河流 C. 平原 D. 森林
“青鞋济胜不能懒”中,“济胜”是什么意思?
A. 生活 B. 美好地方 C. 旅行 D. 努力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陈与义 vs. 王维
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时都融入了个人情感,陈与义的《游南嶂同孙信道》更加注重孤独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倾向于宁静与和谐的意境。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