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

时间: 2025-05-06 18:09:47

诗句

朱朱与白白,著意待春开。

那知洞房里,已傍额黄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47

诗词名称: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朱朱与白白,著意待春开。
那知洞房里,已傍额黄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花的美丽,朱红与洁白的蜡梅花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然而在这静谧的时刻,早已悄然绽放的黄色蜡梅却在暗处竞相开放。


注释:

  • 朱朱:指红色的蜡梅花。
  • 白白:指白色的蜡梅花。
  • 著意:用心、专心的意思。
  • 待春开:期待春天的到来,花朵盛开。
  • 洞房:这里用作隐喻,暗指花儿静静开放的地方。
  • 傍额黄来:意指早已开花的黄色蜡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师古,号寒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歌和散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蜡梅花盛开的季节,蜡梅作为冬季的花卉,象征着坚韧和希望。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


诗歌鉴赏:

陈与义的这首《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蜡梅花的美丽与生机。诗中“朱朱与白白”两句,通过描绘蜡梅花的颜色,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两种颜色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多样性与和谐。

接下来的“著意待春开”,则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渴望。诗人在这里以蜡梅花的花期与春天的到来做呼应,表现出一种静待时机的耐心与期待。最后一句“那知洞房里,已傍额黄来”则是诗歌的高潮,黄梅花的早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降临。

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同时,蜡梅作为冬季的代表,寓意着希望与坚韧,正如诗人所表达的那样,生命总会在不经意间绽放出美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朱朱与白白”:描绘蜡梅花的色彩,象征着生机与美丽。
    • “著意待春开”:表现诗人对春天到来的热切期待。
    • “那知洞房里”:暗指蜡梅花已悄然开放,反映出生命的无声绽放。
    • “已傍额黄来”:用“傍额”形容蜡梅的生长,表现出它们的顽强及早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梅花比作生命的象征,表现出生命的坚韧。
    • 对仗:诗中“朱朱与白白”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蜡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在寒冷的冬天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 春天:生命的复苏与重新开始的象征。
    • 颜色:朱红与洁白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朱与白白”分别指什么颜色的蜡梅花?
      • A. 红色和黄色
      • B. 红色和白色
      • C. 白色和绿色
    2. “著意待春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冬天的喜爱
      • B. 对春天的期待
      • C. 对夏天的向往
  •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比较陈与义与白居易的作品,虽然都是描绘自然,但陈与义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直接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与义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淮阴词 沁园春•美人背 闺怨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 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 戏题诸判官厅壁 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 祀风师乐章。奠币登歌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惊群动众 气字旁的字 包含套的词语有哪些 屈致 凭居 岿然 尣字旁的字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摇笔即来 驱羊 包含侄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螺蚌 闵乱思治 大字旁的字 百事大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