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1:06
重九。携手。绣窗兰友。玉斝香醪。小园亭榭也登高。相邀。诗缄方胜招。人人过尽长天雁。无书盼。不管西风晚。月笼纱。映秋花。休遮。灯屏菊影斜。
重阳节到来,携手共赏美景。绣窗前的兰友,举着玉制酒杯,品尝香醪。小园的亭子也一起登高,互相邀请,互赠诗词,才更显得热闹。人们尽管看过长空飞雁,但却没有音信可盼。不在意西风的晚来,月光透过纱窗,映照着秋花。灯下的菊影斜斜,真是美好。
杨继端,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的美好。
《河传》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此节日描绘与友人一起赏景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河传》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幅充满秋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开头部分提到的“重九”与“携手”,不仅表明了时间背景,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绣窗兰友、玉斝香醪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愉悦。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透过“人人过尽长天雁”,反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尽管身边有友人相伴,但天边飞雁,自然也带来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最后几句以“月笼纱”和“灯屏菊影”结束,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暗示着在这安静的氛围中,友情的温馨与思念交织,给人以深思与感悟。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的主题,通过描绘节日的欢愉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融入了对时间流逝与远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情感的深刻思考。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诗中“月笼纱”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人人过尽长天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可以将《河传》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登高的主题,但《河传》更偏向于描绘与友人共度的温馨场景,而《登高》则更显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