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河传

《河传》

时间: 2025-05-02 03:10:15

诗句

林杪。

春小。

丹枫色老。

黄梅信早。

瓦沟霜影,寒意深闺不少。

翠裘红衲袄。

琐窗容易残阳坠。

狗儿吠。

夜永愁无寐。

倚薰笼。

鸳被重。

香融。

细然沈水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15

原文展示:

河传
作者: 杨继端 〔清代〕

林杪。春小。丹枫色老。黄梅信早。瓦沟霜影,寒意深闺不少。
翠裘红衲袄。琐窗容易残阳坠。狗儿吠。夜永愁无寐。
倚薰笼。鸳被重。香融。细然沈水烘。


白话文翻译:

在林木的枝头,春天刚刚开始,丹枫的颜色已经显得苍老,黄梅的信使早已到来。瓦沟里霜影映照,寒意在深闺中却丝毫没有减少。
穿着翠绿的裘衣,红色的袄子,窗子里的夕阳容易坠落。狗儿在叫,漫长的夜晚让我愁苦失眠。
倚靠在熏香的笼子旁,鸳鸯被沉重,香气融化,细细地渗透在水中烘烤。


注释:

字词注释:

  • 林杪:树木的顶端,指林木茂密的样子。
  • 丹枫色老:丹枫,红色的枫树,色泽已显苍老,暗指秋天的来临。
  • 黄梅信早:黄梅为梅子成熟的时节,指春天的信号。
  • 瓦沟霜影:瓦沟中映出的霜影,暗示寒冷的天气。
  • 琐窗:小窗,形容窗户的细小。
  • 薰笼:香熏的笼子,通常用来熏香。
  • 鸳被:鸳鸯被,指一对情侣共享的被子。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色彩的运用显示了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继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秋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河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秋天的残影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诗中提到的“丹枫色老”与“黄梅信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季节的交替与时间的流逝。与此同时,透过“瓦沟霜影”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寒意,暗示着生活中的孤独与愁苦。

“狗儿吠。夜永愁无寐”这一句,仿佛是在描绘一个人夜里辗转反侧的状态,伴随着狗的吠声,营造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氛围。倚靠在薰香的笼子旁,暗示着一种对温暖和安慰的渴望。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色,更是在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情感真挚与意象丰富,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杪。春小。:春天刚刚开始,林木的颜色依旧浓郁。
  • 丹枫色老。黄梅信早。:虽然春天来临,秋天的色彩却已显现,黄梅早已经成熟,春天的信号。
  • 瓦沟霜影,寒意深闺不少。:瓦沟里的霜影映照,深闺中依然感受到寒意。
  • 翠裘红衲袄。:穿着翠绿的裘衣和红色的袄子,突显出温暖的渴望。
  • 琐窗容易残阳坠。:细小的窗户,夕阳容易落下。
  • 狗儿吠。夜永愁无寐。:狗在叫,漫长的夜里愁苦失眠。
  • 倚薰笼。鸳被重。:依靠在香熏的笼子旁,鸳鸯被厚重,象征着温暖与亲密。
  • 香融。细然沈水烘。:香气融化,慢慢渗透,温暖了心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季节变化比作人生的变化。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翠裘红衲袄”对“狗儿吠”,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孤独和温暖的渴望,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杪:象征着生命的繁茂。
  • 丹枫: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轮回。
  • 黄梅:寓意着春天的新生。
  • 瓦沟霜影:体现了寒意和孤独感。
  • 薰笼:象征着温暖和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传》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杨继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丹枫色老”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秋天的气息
    • C. 盛夏的炎热
    • D. 冬天的寒冷
  3. “夜永愁无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愁苦
    • C. 平静
    • D.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继端的《河传》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季节的变化,而李白则通过月光与思乡之情的结合,表达了浓厚的个人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古诗词中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

相关查询

宝鼎现 送高望公入山 挽王虎贲 送查伊璜还浙 春雨 夜泊吴江 过章秀才洛阳客舍 感秋 师行讨逆已经六载将士各有怀归之思因跻苍梧三合山有感而作 苍梧江亭月夜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称小斗 虎字头的字 韦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单传心印 定分 包含砺的词语有哪些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方具 新硎初发 孙辞 世机 浮云朝露 包含将的成语 横征苛敛 包含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