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32
采桑子
作者: 梁鼎芬 〔清代〕
儿家不合西厢住,倚尽垂杨。
看尽斜阳。
彻夜秋风引梦长。
风前何事凄清久,蝶转回廊。
人数回肠。
各有心情不自防。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离家的人在西厢独自倚靠垂杨树,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感慨。夕阳西下,秋风萧瑟让人感到梦境绵长。面对凄清的秋风,不禁思绪万千,蝴蝶飞舞在回廊间,似乎也在诉说着各自的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却无法自我防范。
作者介绍:
梁鼎芬,清代诗人,生于晚清时期,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风典雅,常透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夜晚,正值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际。西厢作为恋爱的隐喻,表明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怀念。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全诗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柔的情感。开篇“儿家不合西厢住”,显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倚尽垂杨”,展现了他在这个寂寞环境中的依靠和思索。夕阳的余晖和秋风的吹拂,使整个情景愈加凄美,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过往恋情的缅怀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各有心情不自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揭示了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各自的无奈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内心情感的挣扎,揭示了人在感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儿家不合西厢住”中的“儿家”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家
b) 自己的家
c) 情人的家
答案: b) 自己的家
诗中“斜阳”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时间的流逝
c) 美好回忆
答案: b) 时间的流逝
“人数回肠”意指什么?
a) 人们的快乐
b)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烦恼
c) 人们相聚的欢愉
答案: b)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烦恼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