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03:14
薄晚寒闺,轻盈弱质,井水心情自守。
触目惊心,栋折榱崩,何恤玉颜消瘦。
针管慵拈,误几度窗前停绣。
回首。叹周道游观,将非君有。
嗟彼女伴何知,把慷慨情怀认萦丝藕。
葵践兄亡,冷眼年来,已知大弓难彀。
无限伤心,当商女,后庭歌奏。
能否。比例似无盐觅偶。
暮色降临,我在寒冷的闺房中,心情如同井水般清澈守护着自己。
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屋梁断裂,屋顶坍塌,何必担心我的容颜日渐消瘦呢?
手中的针线懒得拿起,几次在窗前停下绣花。
回首往事,叹息周道的游历,岂是你所能拥有的?
哀叹那些女伴又何曾了解,把那慷慨的情怀纠缠在丝藕之间。
葵花践踏了兄弟的亡灵,冷眼看着这几年,早知大弓难以拉弦。
无尽的伤心,犹如那商女的歌声,悠扬在后庭。
难道这能否?如同寻找无盐的比喻,难以觅得伴侣。
作者介绍:沈鹊应,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对爱情及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燕山亭 读列女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下的孤独与无助。诗的开头以“薄晚寒闺”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在描写女子的柔弱之际,展现出她内心的坚定与自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通过“触目惊心”的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嗟彼女伴何知”表达了对周围女性无知的叹息,似乎在暗示她们对爱情与人生的无知与迷茫。最后以“无限伤心,当商女,后庭歌奏”结束,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悲伤与痛苦,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女性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展现了人性深处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抽象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压抑与无奈,体现了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幸福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薄晚寒闺”意指什么?
A. 白天的温暖
B. 傍晚的孤独
C. 热闹的场景
“触目惊心”描述了什么?
A. 美丽的景象
B. 令人震惊的情景
C. 温暖的回忆
“能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满足
B. 无奈与渴望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