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燕山亭 喜晴

《燕山亭 喜晴》

时间: 2025-05-04 01:49:58

诗句

过了春分,酒幔香篝,总被雨工缠搅。

落尽樱桃,湿尽棠梨,天也没些分晓。

听雨听风,忽听到、弄晴啼鸟。

遥眺。

见塔碧空烟,楼红晚照。

从此蝶暮莺朝,把月怨花愁,一齐都扫。

柳巷吹箫,绣野呼鹰,换却他乡怀抱。

鸭绿痕恬,便放得、古塘归棹。

更好。

竹篱外、小红绽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9:58

原文展示

燕山亭 喜晴
作者: 王策 〔清代〕

过了春分,酒幔香篝,总被雨工缠搅。
落尽樱桃,湿尽棠梨,天也没些分晓。
听雨听风,忽听到弄晴啼鸟。
遥眺。见塔碧空烟,楼红晚照。
从此蝶暮莺朝,把月怨花愁,一齐都扫。
柳巷吹箫,绣野呼鹰,换却他乡怀抱。
鸭绿痕恬,便放得古塘归棹。
更好。竹篱外小红绽了。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境描绘了春分过后,雨水缠绞着生活,樱桃花落尽,棠梨湿透,天气仍然不明朗。在这样的氛围中,听着雨声和风声,忽然听到晴天的鸟儿啼鸣。远眺之际,看到塔楼在碧空烟雾中,红楼在晚霞映照下。自此,蝴蝶的飞舞和黄莺的鸣叫,抑郁的月亮和愁苦的花朵,都一扫而空。柳巷中传来箫声,绣野呼唤着鹰,换来了对他乡的思念。鸭绿江的痕迹安静,如此便可以放下心事,划船归故乡。更美的是,在竹篱外小红花绽放了。

注释

  • 酒幔香篝:酒宴的帷幔和香气的篝火,形容欢愉的聚会气氛。
  • 棠梨:一种常见的梨树,常用于描写春天的美好。
  • 弄晴啼鸟:晴天的鸟儿在鸣叫,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柳巷:柳树成荫的小巷,常代表优雅和幽静的环境。

典故解析

在唐诗宋词中,春天、雨水、鸟鸣常常被用以描绘自然之美与情感的交汇。王策在这首诗中运用这些元素,传达春雨过后的清新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气候变化之时。诗人通过对春雨的描写,表达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燕山亭 喜晴》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开篇便以“过了春分,酒幔香篝”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聚会氛围。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总被雨工缠搅”,暗示了春天的多变与无常。落尽的樱桃与湿透的棠梨,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凋零,给人以惆怅之感。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听雨听风,忽听到弄晴啼鸟”的描写,表现出一种从雨中的沉闷到晴天的愉悦转变,带来了希望与生的气息。远望“塔碧空烟,楼红晚照”的景象,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在“柳巷吹箫,绣野呼鹰”中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表达了对他乡的思念。诗句的最后,竹篱外的小红花绽放,象征着新的生命开始,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了春分,酒幔香篝:春分节气已过,聚会的欢愉气氛。
  2. 总被雨工缠搅:然而春雨却不断打扰着这些欢愉。
  3. 落尽樱桃,湿尽棠梨:春天的花果已落尽,景象湿润而迷离。
  4. 天也没些分晓:天气依然模糊不清,令人困惑。
  5. 听雨听风,忽听到弄晴啼鸟:在雨声与风声中,突然听见鸟儿在晴天欢唱。
  6. 遥眺。见塔碧空烟,楼红晚照:远远眺望,看到塔楼在碧空烟雾中,红楼在晚霞的照耀下。
  7. 从此蝶暮莺朝,把月怨花愁,一齐都扫:从此,蝴蝶和黄莺的舞动,抑郁的月亮与愁苦的花朵一并消散。
  8. 柳巷吹箫,绣野呼鹰,换却他乡怀抱:在柳巷中箫声悠扬,绣野中呼唤着鹰,换来了对他乡的思念。
  9. 鸭绿痕恬,便放得古塘归棹:鸭绿江的痕迹安静,放下心事,划船归故乡。
  10. 更好。竹篱外小红绽了:更美的是,竹篱外的小红花绽放了。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听雨听风”,使自然现象具备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蝶暮莺朝”,“把月怨花愁”,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景物的描写中常常隐含着情感的寄托,如鸟鸣象征着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新生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带来了短暂的愁苦。
  • 樱桃与棠梨:代表着春天的美好与消逝,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鸟鸣:象征着晴天的希望与生机。
  • 柳巷:代表着幽静与优雅的环境。
  • 小红花:象征新的开始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酒幔香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的聚会
    B. 寂寞的思念
    C. 忧伤的回忆

  2. “听雨听风,忽听到弄晴啼鸟”中的“弄晴”主要指什么? A. 让雨停
    B. 让鸟鸣
    C. 天气转晴

  3. 诗中写到的“柳巷”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热闹
    B. 忧伤
    C. 幽静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雨,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滋润与生命的希望,而王策则更为细腻地表现了春雨带来的复杂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策则表现出对生活的期待与对故乡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策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 赠皇甫六张十五李二十三宾客 寒食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白发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哭从弟 赠卢绩 放鱼(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要隘 兰梦 龙性 吉日良时 皮字旁的字 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破涕成笑 一发而不可收 天真烂熳 泉布 应供 鬲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