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1:21:38

诗句

吴越如今霜桕肥,炎方且得缓寒衣。

但违吾土登楼倦,欲笑参军落帽非。

客重屠沽投臭味,秋谁瘦健向庭闱。

东来一片伤心雁,恐有乡书莫即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1:38

原文展示

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
作者: 吕师濂 〔清代〕

吴越如今霜桕肥,
炎方且得缓寒衣。
但违吾土登楼倦,
欲笑参军落帽非。
客重屠沽投臭味,
秋谁瘦健向庭闱。
东来一片伤心雁,
恐有乡书莫即飞。

白话文翻译

在吴越地区,霜降之际,果实丰盈,
而南方此时正是需要轻装御寒的季节。
但我却因远离故土,登楼望远感到疲倦,
想笑着调侃参军的人,却发现他们的帽子掉落。
客居他乡的我,饮酒时只觉得酒香刺鼻,
在这个秋天,谁又能在庭园中体会到健壮或消瘦呢?
从东边飞来的一群大雁,带来一片伤感,
我担心没有乡里的信件能够及时飞来。

注释

  • 吴越: 指代中国东南地区,主要是浙江和江苏一带。
  • 霜桕肥: 意指秋天的桕树因霜降而显得更加茂盛。
  • 缓寒衣: 指在秋天逐渐变冷时,穿上轻薄的御寒衣物。
  • 参军: 指军人,这里用以引申指代远方的人。
  • 投臭味: 形容酒的气味,暗示不愉快的感受。
  • 庭闱: 指庭院和内室,意指家庭或故乡的温暖。

典故解析

  •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传统上是登高望远、祈求长寿的节日,象征着长久。
  • 寒衣: 指秋冬季节的衣物,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人们对温暖的渴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师濂(约1640—约1710),字君明,号惟白,清代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对故土的思念与孤独,表达了他在节日中对亲人的牵挂和对过往的回忆。

诗歌鉴赏

吕师濂的《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是一首充满秋意和乡愁的诗。诗中,诗人描绘了吴越地区的霜降景象,借此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与自然的丰盈。对于身处异乡的他而言,重阳节不仅是登高赏秋的日子,更是思乡之情最为浓烈的时刻。

诗的开头以“吴越如今霜桕肥”引入,生动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带来了一种丰收的喜悦。然而,转折的语气在“但违吾土登楼倦”中显现,诗人因远离故土而感到倦怠,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随着“欲笑参军落帽非”进一步深化,诗人用略带幽默的笔触,表达了对身边人的观察和对自身孤独感的反思。

“客重屠沽投臭味”一句,则将酒的气味与孤独感结合,传达出异乡生活的苦涩。最后两句“东来一片伤心雁,恐有乡书莫即飞”更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飞来的大雁象征着思念和希望,但对乡书无法及时送达的担忧,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深刻的情感抒发,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越如今霜桕肥: 描述吴越地区秋天的丰收景象。
  2. 炎方且得缓寒衣: 提到南方的气候变化,暗示季节渐冷。
  3. 但违吾土登楼倦: 表达身在异乡的疲惫与孤独。
  4. 欲笑参军落帽非: 透出一丝幽默,反映对他人的观察与关心。
  5. 客重屠沽投臭味: 描述对酒的厌倦,暗喻异乡生活的苦涩。
  6. 秋谁瘦健向庭闱: 对于秋天的感慨,反思自己与他人的状态。
  7. 东来一片伤心雁: 大雁象征思乡,带来情感的共鸣。
  8. 恐有乡书莫即飞: 对乡书无法及时送达的担忧,增加了思乡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 “伤心雁”用大雁比喻思乡之情,形象而深刻。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通过“恐有乡书”赋予信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结合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揭示了人们在节日中常常涌现出的乡愁情感。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体验相互交织,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桕: 象征丰盈与成熟,暗示了秋天的富饶。
  • 寒衣: 代表季节的变化和对温暖的渴求。
  • 大雁: 传统上象征着思乡,带来情感的寄托。
  • : 反映异乡生活的孤独与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越”指代哪个地区?

    • A) 四川
    • B) 浙江和江苏
    • C) 河北
  2. “欲笑参军落帽非”中的“参军”指代的是?

    • A) 军人
    • B) 参赛者
    • C) 参观者
  3. 诗人对乡书的担忧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兴奋
    • B) 失落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浙江和江苏
  2. A) 军人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y 王维:同样表现了重阳节的思乡情感。
  • 《登高》 by 杜甫:探讨了登高的意义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两首诗都在重阳节中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吕师濂的诗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加直接地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华诗词大观》

以上内容为《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其三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其二 同邑侯王山长过塔山 其一 感怀 酬卧云 贾太傅祠 鹧鸪天 虞美人 题武元直赤壁图 赠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斤自守 学如登山 救饥拯溺 風字旁的字 韬颖 应俗 臣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花生子 席卷而逃 谘训 鼓字旁的字 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雪窑冰天 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不抗不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