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2:17
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古今往来如潮水般不断送走,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流逝的波澜呢?
作品的名声长存,那么寂灭之后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内殿中留存着真实的影像,闲房中落下了许多贝壳。
从此以后高塔寺我懒得再经过,心中充满惆怅。
诗中提到的“今古遰相送”和“篇章名不朽”反映了对时间与作品永恒价值的思考。古代诗人常通过自然现象和人文情怀来表达对生命和存在的感悟,诗中“高塔寺”可理解为一种超脱的境界,象征着诗人对于世事的淡泊与惆怅。
张乔,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诗常蕴含哲理,善于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寺庙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作品价值的思考。
《吊栖白上人》通过对时间流逝与作品永恒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开篇即以“今古遰相送”引入,展现出时间如潮水般不断流逝,令人无法把握,继而引发出对作品长存的思考,令人深思。诗中“内殿留真影”的意象,既是对真实存在的追寻,也是对虚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外界的感悟。最后一句“惆怅懒经过”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与人生的无奈。整体而言,此诗在细腻的情感与哲理的思考中,展现出了张乔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与作品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惆怅与思索。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的淡泊与对自我的反省。
诗中提到的“今古遰相送”指的是什么?
“惆怅懒经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内殿留真影”意味着什么?
对比张乔的《吊栖白上人》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沉思,但张乔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