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9:42
绛都春 咏白秋海棠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素秋飙冷,正影娥池畔,红衣初谢。
思妇芳魂,怨女幽情鸳鸯社。
断肠不向西风嫁。
最喜近瑶台清夜。
蛾眉淡扫,不施脂粉,虢姨妖冶。
难借。涂黄晕碧,似素馨品格,暗香飘麝。
斜倚银墙,独抚冰弦圆蟾挂。
诉离恨望夫石下。
鲛珠洒玉盘倾泻。
最怜独自亭亭,雨檐霜榭。
在凉爽的秋风中,正好映照在娥池旁,红衣的花朵刚刚凋谢。
思念的女子,芳魂萦绕,怨恨的女子在鸳鸯社里感伤。
我心如刀割,却不愿向西风低头嫁人。
我最喜欢在瑶台附近的清夜之中。
她的眉妆淡淡,不施脂粉,虢姨般的妖娆。
这种美丽难以借鉴。涂抹的黄晕与碧色,像素馨的品格,暗香浮动。
她斜倚在银墙上,独自抚琴,月亮圆如蟾蜍高挂。
诉说着离愁别恨,望着石下的丈夫。
鲛珠似的泪水洒在玉盘上,倾泻而下。
最令人心疼的是她独自亭亭而立,在雨檐和霜榭中。
作者介绍: 邹祗谟(约1640—约1710),字宗子,号竹山,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风格著称。其作品多以咏物抒情为主,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在诗中有所体现。诗人借白秋海棠抒发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绛都春 咏白秋海棠》是一首以白秋海棠为主题的抒情诗,整首诗以清冷的秋风为引子,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孤独与思念。诗中开头以“素秋飙冷”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又孤寂的环境,随后通过对海棠的描写,勾勒出思妇的情感状态。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结合,形成一种深刻的共鸣。
诗中的“思妇芳魂”与“怨女幽情”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女子在情感上的挣扎。尤其是“断肠不向西风嫁”,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定与无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伤。“最喜近瑶台清夜”则暗示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体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期盼。
整首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借代、比喻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诗中“蛾眉淡扫,不施脂粉”一句,既描绘了女子的清纯,又象征着她内心的真实情感,反映出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下,蕴含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白秋海棠的美丽与女子的情感,探讨了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以及人生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清代社会中女性的情感困境。
诗词测试:
诗中“素秋飙冷”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蛾眉淡扫”中的“蛾眉”形容的是?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