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35
作者:贯休 〔唐代〕
类型:古诗词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
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
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
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
我有一面镜子,刚磨好,光亮如秋天的明月。
镜子的上面涂有金色的香膏,下面则像骊龙的洞窟。
平时不想打开它,丑陋的人看到后也多不喜欢。
有人问它几千年,它是轩辕的手中之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轩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通常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提到“轩辕手中物”,暗示镜子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912年),字宗之,号贯休,唐代诗人,初为官员,后辞官隐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尤其以律诗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古镜词》是贯休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世俗的淡然。镜子作为一种日常物品,在诗中象征着内心的真实与外在的光鲜。
贯休的《古镜词》以镜子为主题,运用清新洒脱的语言,展现了镜子的美与深邃。镜子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物品,亦成为了贯休思考人生与自我认知的媒介。开头一句“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通过明亮的意象引发读者的好奇,表现出镜子的光辉与洁净。接下来的“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则通过对比,突显镜子的珍贵与神秘。
诗中提到的“丑者多不悦”,表现了对人性与外貌的反思,暗示人们对内在与外在的不同看法。最后一句“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不仅揭示了镜子的历史与厚重,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美、人生哲学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镜子反映出人对美与丑、内在与外在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时间长河中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轩辕”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新磨似秋月”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丑者多不悦”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深入解析与背景知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贯休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