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5:46
山中送友人
施肩吾 〔唐代〕
欲折杨枝别恨生,
一重枝上一啼莺。
乱山重叠云相掩,
君向乱山何处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与朋友离别时的惆怅。诗人想要折下一枝杨柳来表达离别的愁苦,但却因心中不舍而感到更加悲伤。树枝上有一只黄莺在鸣叫,似乎也在为离别而哀伤。周围的山峦层层叠叠,云雾弥漫,朋友你将要走向何方呢?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57-834年),字季明,号惭愧,唐代诗人,生于江苏,晚年隐居于山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施肩吾与友人分别之际,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唐代社会繁荣,却也滋生了许多离别之情,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普遍的人生感慨。
《山中送友人》是一首饱含离愁的诗。开头的“欲折杨枝别恨生”便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离别的愁苦,杨枝象征着离别的惆怅与不舍,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紧接着“一重枝上一啼莺”,黄莺的鸣叫似乎在与诗人同感离愁,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乱山重叠云相掩”一句,描绘了山的层峦叠嶂,给人一种朦胧而迷失的感觉,正如诗人此时的心情。诗的最后一句“君向乱山何处行”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友人的牵挂,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和疑虑。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和人事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欲折杨枝”意味着什么?
a) 欲望
b) 离别的愁苦
c) 自然的美
“一啼莺”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关切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施肩吾的《山中送友人》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李白的诗更偏重于豪情与壮志,而施肩吾则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两者在题材上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