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中送友人

《山中送友人》

时间: 2025-05-05 15:45:46

诗句

欲折杨枝别恨生,一重枝上一啼莺。

乱山重叠云相掩,君向乱山何处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5:46

原文展示

山中送友人
施肩吾 〔唐代〕

欲折杨枝别恨生,
一重枝上一啼莺。
乱山重叠云相掩,
君向乱山何处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与朋友离别时的惆怅。诗人想要折下一枝杨柳来表达离别的愁苦,但却因心中不舍而感到更加悲伤。树枝上有一只黄莺在鸣叫,似乎也在为离别而哀伤。周围的山峦层层叠叠,云雾弥漫,朋友你将要走向何方呢?

注释

  • 杨枝:柳树的枝条,常用作离别的象征。
  • 别恨:离别时的怨恨和忧愁。
  • 啼莺:黄莺的鸣叫,通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也加重了离别的情感。
  • 乱山重叠:形容山峦起伏、重重叠叠,营造出一种朦胧和迷失的感觉。
  • 何处行:指朋友离去的方向,充满了对未来的疑问和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57-834年),字季明,号惭愧,唐代诗人,生于江苏,晚年隐居于山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施肩吾与友人分别之际,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唐代社会繁荣,却也滋生了许多离别之情,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普遍的人生感慨。

诗歌鉴赏

《山中送友人》是一首饱含离愁的诗。开头的“欲折杨枝别恨生”便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离别的愁苦,杨枝象征着离别的惆怅与不舍,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紧接着“一重枝上一啼莺”,黄莺的鸣叫似乎在与诗人同感离愁,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乱山重叠云相掩”一句,描绘了山的层峦叠嶂,给人一种朦胧而迷失的感觉,正如诗人此时的心情。诗的最后一句“君向乱山何处行”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友人的牵挂,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和疑虑。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折杨枝别恨生”:表达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怨恨和忧愁。
  2. “一重枝上一啼莺”:黄莺的鸣叫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3. “乱山重叠云相掩”:描绘了迷雾笼罩的山峦,象征着复杂的心情。
  4. “君向乱山何处行”:对朋友未来去向的关切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杨枝象征离别的愁苦。
  • 拟人:黄莺的啼叫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仿佛也在为离别而悲伤。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和人事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枝:象征离别的愁苦。
  • :代表春天的生机,也映衬了离别的忧伤。
  • 乱山:象征复杂的人生道路和未来的未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欲折杨枝”意味着什么?
    a) 欲望
    b) 离别的愁苦
    c) 自然的美

  2. “一啼莺”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关切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施肩吾的《山中送友人》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李白的诗更偏重于豪情与壮志,而施肩吾则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两者在题材上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浣溪沙二首 浣溪沙八首 其四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十一 浣溪沙 初夏二首 其一 浣溪沙 新竹 浣溪沙 谢云林妹见赠自画樱笋团扇 浣溪沙四首 其二 浣溪沙八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鲜艳 癶字旁的字 自崖而反 深山密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释提桓因 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在蓐 尣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几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请自隗始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波澜老成 灰灺 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红紫夺朱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