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居乐

《山居乐》

时间: 2025-04-27 12:23:38

诗句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3:38

原文展示:

鸾鹤每于松下见,
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
不指虚空即指云。

白话文翻译:

每当在松树下,总能看到鸾鸟和仙鹤;
坐在这里,常常能听到悠扬的笙歌。
手中握着十节的龙头杖,
不指向空中,便是指向云端。

注释:

  • 鸾鹤:鸾鸟和仙鹤,象征着高洁和超脱。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这里指的是音乐或歌声。
  • 十节龙头杖:一种手杖,龙头象征威严和神秘。
  • 虚空:空无一物的地方。
  • :象征着高远和梦想。

典故解析:

鸾鸟和仙鹤在古文中常用来象征神仙和高人。诗中提到的“笙歌”则与古代士人雅集、宴乐的场景密切相关,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施肩吾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隐居生活,表达对自然和宁静的渴望,反映了当时士人逃避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诗歌鉴赏:

《山居乐》是施肩吾的一首描写山中隐居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首句“鸾鹤每于松下见”中,鸾鸟和仙鹤象征着超凡脱俗,暗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接着“笙歌常向坐中闻”,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音乐声环绕,令人感到舒适惬意。

诗的后半部分,“手持十节龙头杖”展现了诗人的风范,龙头杖不仅是一种生活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而“不指虚空即指云”则传达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仿佛在说即使身处尘世,也要心向高远。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鸾鹤”描绘出一种高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
    • 第二句:笙歌声声,表现诗人在静谧中享受音乐的愉悦,体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
    • 第三句:手中的龙头杖不仅是工具,更是力量和尊严的象征。
    • 最后一句:强调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指向高远的志向。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鸾鹤”与“笙歌”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鸾鸟、仙鹤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龙头杖象征着力量与身份。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自然、宁静与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鸾鹤:象征高洁与超凡脱俗的理想。
  • 笙歌:象征隐居生活的乐趣与雅致。
  • 龙头杖:象征力量、身份与追求理想的决心。
  • :象征梦想与高远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居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施肩吾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鸾鹤”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
    • C. 权力
  3. “不指虚空即指云”的意思是什么?

    • A. 生活无常
    • B. 追求理想
    • C. 随意而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山居乐》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生活,但施肩吾更着重于音乐的乐趣,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山水的静谧。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施肩吾诗集》

相关查询

和文淑湓浦见寄 示俞秀老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 送黄吉甫入京题清凉寺壁 和钱学士喜雪 诉衷情(五之三) 次韵酬子玉同年 石竹花 昼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执殳 歺字旁的字 包含正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束身自爱 殊形怪状 院宇 水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误国殄民 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千形一貌,百喙一声 灵笈 躬体力行 匸字旁的字 緑荔枝 雍容大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