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3:38
鸾鹤每于松下见,
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
不指虚空即指云。
每当在松树下,总能看到鸾鸟和仙鹤;
坐在这里,常常能听到悠扬的笙歌。
手中握着十节的龙头杖,
不指向空中,便是指向云端。
鸾鸟和仙鹤在古文中常用来象征神仙和高人。诗中提到的“笙歌”则与古代士人雅集、宴乐的场景密切相关,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自然美的向往。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施肩吾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隐居生活,表达对自然和宁静的渴望,反映了当时士人逃避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山居乐》是施肩吾的一首描写山中隐居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首句“鸾鹤每于松下见”中,鸾鸟和仙鹤象征着超凡脱俗,暗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接着“笙歌常向坐中闻”,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音乐声环绕,令人感到舒适惬意。
诗的后半部分,“手持十节龙头杖”展现了诗人的风范,龙头杖不仅是一种生活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而“不指虚空即指云”则传达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仿佛在说即使身处尘世,也要心向高远。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自然、宁静与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诗词测试:
《山居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鸾鹤”象征什么?
“不指虚空即指云”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山居乐》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生活,但施肩吾更着重于音乐的乐趣,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山水的静谧。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