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时间: 2025-05-02 20:14:20

诗句

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

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4:20

原文展示:

旅次文水县喜遇李少府
作者: 施肩吾

为君三日废行程,一县官人是酒朋。
共忆襄阳同醉处,尚书坐上纳银觥。


白话文翻译:

为你停下行程三天,因为你是我在这地方唯一的酒友。
我们共同回忆在襄阳醉酒的情景,那时尚书在座上接待我们,举起了银觥。


注释:

字词注释:

  • 废行程:停止行程,放慢脚步。
  • 一县官人:指地方的官员,这里特指李少府。
  • 酒朋:饮酒的朋友。
  • 襄阳:地名,古时著名的酒乡。
  • 尚书:指高官,古代官职名。
  • 纳银觥:用银制的酒杯接待宾客,形容奢华的饮酒场合。

典故解析:

  • 襄阳同醉处:提及襄阳,反映出诗人与李少府之间的深厚友情与共同的回忆,暗示他们曾经在此地相聚共饮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生于盛世,创作风格多样,善于描绘友谊与饮酒的场景。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旅途中,作者在文水县与好友李少府重逢,借酒叙旧,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反映了唐代文人雅集的生活情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的口吻描绘了作者与李少府之间的友谊,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风貌。诗中提到的三日停留,既是为了与朋友相聚,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施肩吾通过“共忆襄阳同醉处”这句,唤起了两位诗人过去的欢愉时光,透露出对友谊的深切怀念。

诗的最后一句“尚书坐上纳银觥”则将回忆推向高潮,展示了昔日的奢华与欢聚场景,这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象征着唐代文人对生活的享受与追求。这种对酒的描绘不仅是饮酒本身,更是对友情的庆祝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而洒脱的精神面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君三日废行程:因你而停下行程三天,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重视。
  • 一县官人是酒朋:李少府为一县官员,两人因酒结下深厚的友情。
  • 共忆襄阳同醉处:回忆往昔在襄阳的饮酒情景,唤起友情的温暖。
  • 尚书坐上纳银觥:描绘出当时奢华的饮酒场面,反映出他们高雅的生活品质。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银觥、酒朋等意象,传达出欢聚与奢华的生活情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忆,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和美好回忆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友情、欢聚与生活的乐趣。
  • 襄阳:象征美好的回忆与人际关系的纽带。
  • 银觥:象征奢华与高雅的生活,体现出唐代文人对饮酒文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襄阳”指的是:
    A. 一种酒
    B. 地名
    C. 一位诗人

  2. 诗人因为什么停下行程三天?
    A. 休息
    B. 见朋友
    C. 赏景

  3. “尚书坐上纳银觥”中,“银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酒杯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反映了友谊与离别之情。
  • 李白《将进酒》:以酒为媒介,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

诗词对比:

  • 施肩吾与李白的诗作都以饮酒为主题,但施肩吾更注重友情的细腻刻画,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两者都展现了唐代文人对酒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施肩吾诗集》

相关查询

栈路书事 书李商叟秀才所藏曾文清诗卷後 安仁道中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春日 病中夜兴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对酒怀丹阳成都故人 新凉书事 月夜江渎池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鼻 包字头的字 斗君 极颠 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穿靴带帽 气字旁的字 知恩报德 带罪立功 青铜镜 曰字旁的字 包含宫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有例不兴,无例不灭 包含涓的成语 燕雀处屋 檀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