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3:24
原文展示:
越山花去剡藤新,才子风光不厌春。
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
越岭的山花已经凋谢,剡川的藤蔓却刚刚吐新。
才子们在这春光里陶醉不已。
第一不要去寻找溪边的小路,
可怜那位仙女也因这景色而迷了心。
本诗提到的“仙女”常用来形容绝世的美女,代表着春天的美丽与诱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仙女的形象常常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作者介绍:施肩吾,字承宗,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和人情世态,代表作品有《山中问答》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春时节,正值王秀才即将出游剡川,施肩吾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王秀才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自己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关心。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中的“越山花去剡藤新”,描绘了春天的轮回,越山的花已然凋谢,而剡川的藤蔓却刚刚展现出新的生机,体现了春天的变化和生命的延续。接着“才子风光不厌春”,不仅赞美了王秀才的才华,更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后两句则转向劝告,诗人提醒王秀才不要追寻溪边的道路,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最后一句“可怜仙女爱迷人”,将春天的美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隐喻了春天的美景如仙女般迷人,让人留连忘返,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构建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山水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友人的关爱,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施肩吾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才子风光不厌春”意为?
A. 才子不喜春天
B. 才子陶醉于春光
C. 才子失去春天的希望
D. 才子在春天感到孤独
诗中提到的“越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难以逾越的障碍
C. 远方的旅行
D. 生命的消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肩吾与王维的山水诗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但施肩吾更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孤独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