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2:18
原文展示:
素丝带金地,窗间掬飞尘。偷得凤凰钗,门前乞行人。新长青丝发,哑哑言语黠。随人敲铜镜,街头救明月。东家新长儿,与妾同时生。并长两心熟,到大相呼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素白的丝带落在金色的地上,窗边捧起飘飞的尘埃。偷偷取走了凤凰形状的钗子,在门前向过往的行人乞讨。新长出的青丝发,发出哑哑的、聪明的言语。跟随人们敲打铜镜,在街头试图拯救那轮明月。东家新生的孩子,与我同时出生。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的心意变得熟悉,长大后互相称呼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观察和同情,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素丝带金地”和“窗间掬飞尘”描绘了一个贫寒而又不失优雅的环境,而“偷得凤凰钗”则暗示了主人公的无奈和机智。后文通过“新长青丝发”和“哑哑言语黠”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展现了她的聪明和坚韧。最后两句“东家新长儿,与妾同时生。并长两心熟,到大相呼名”则表达了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偷得凤凰钗”暗示了什么? A. 主人公的无奈和机智 B. 主人公的贪婪 C. 主人公的贫穷 答案:A
诗中“街头救明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东家新长儿,与妾同时生”表达了什么? A. 主人公的孤独 B. 主人公的希望 C. 主人公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