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时间: 2025-07-26 22:17:37

诗句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

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17:37

原文展示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作者: 完颜璹 〔宋代〕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
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襄阳古道和灞陵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秋高气爽时的诗兴。历史上那些风流人物的豪杰气概在这里交织,令人感慨万千。清霜映照着美丽的河塞,云雾在陇头飘荡,秋风轻轻拂过江边。梦中我来到凤凰台,四周的山环绕着故土,感受到深厚的乡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襄阳: 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 灞陵桥: 古代桥梁,连接两岸,象征着通往理想和历史的路。
  • 诗兴: 写诗的兴致和灵感。
  • 千古: 指历史悠久。
  • 霜清: 形容清晨的霜冻,清新而明澈。
  • 凤台: 凤凰台,古代名胜,是怀古思乡的象征。

典故解析

  • 凤凰台: 典出《东周列国志》,象征着理想和梦境,也常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完颜璹,字德明,金朝人,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表达豪情壮志而著称。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中常蕴含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金对峙时期,作者在秋日中游历古道,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个人的孤独,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乡愁的诗作。作者以襄阳古道和灞陵桥为背景,展现了自己在秋季时节的诗兴与情感。诗中通过描绘清冷的霜、飞扬的云以及轻拂的秋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千古风流人物的提及,使得这幅自然画面更具历史深度,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曾经的英雄豪杰和他们的壮丽人生。最后一句“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相结合,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诗人似乎在此梦中回到了昔日的辉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襄阳古道和灞陵桥的景象,营造出秋日的氛围。
  • 第二句提到历史上风流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
  • 第三句通过霜、云和风的描写,传达出清幽的自然景象。
  • 最后两句则通过梦的意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风落江皋”,赋予风以动感,使得自然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以襄阳古道为起点,结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乡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道: 象征历史的延续与传承。
  • 灞陵桥: 表达通往理想与美好回忆的桥梁。
  • : 象征清冷与孤独感。
  • 凤凰台: 代表着理想与对故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千古风流人物”主要指的是谁?

    • A. 现代诗人
    • B. 历史中的英雄豪杰
    • C. 自然景观
  2. 判断题: 诗中的“霜清玉塞”表达了秋天的清新与孤独感。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 描述了诗人在秋天登高望远时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思念,主题与完颜璹的诗相似。
  • 李白《静夜思》: 通过描写月光与思乡情感,展现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两者均表现了浓厚的乡愁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联系》

相关查询

边戍诗 紫兰始萌诗 七夕诗 戏作诗 织妇诗 捣衣诗 古意诗 二 古意诗 一 代苏属国妇诗 十喻诗 梦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靖的词语有哪些 迁兰变鲍 禾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俨乎其然 提手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肘见踵决 赏心悦目 言出法随 爿字旁的字 包含环的词语有哪些 浮出水面 瘣雙 包含灼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巨的成语 漫山塞野 征轴 逡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