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时间: 2025-05-03 19:45:38

诗句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

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

收取凉州属汉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38

原文展示

陇头已断人不行,
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
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
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
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
收取凉州属汉家。

白话文翻译

在陇头的道路已经断绝,无法通行,
胡人的骑兵夜间进入了凉州城。
汉人到处在拼死搏斗,
一朝之间,陇西的土地全都沦陷。
把我的边民驱赶到胡人中去,
让牛羊散放在禾黍田里觅食。
去年在中国还养着子孙,
现在却穿上了胡人的毡裘,学着他们的语言。
谁能够再使李轻车,
收回凉州,让它归属汉家呢?

注释

  • 陇头:指陇山附近的地方,古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 胡骑:指的是北方胡人(如突厥、匈奴等)的骑兵。
  • 凉州:古代地名,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 汉家:指汉民族或汉朝的政权。
  • 李轻车:李广的轻车,李广是汉代著名的将领,常用于比喻出征的队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830),字希言,唐代诗人,出身于今河南省,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风清新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边塞风情和战争的痛苦,常以民生疾苦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国家边疆频繁遭受外族侵扰,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和对亡国之痛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

诗歌鉴赏

《横吹曲辞·陇头水》深刻地反映了唐代边疆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诗中通过形象的描写,将边境战乱的惨状展现在读者面前。“陇头已断人不行”,开篇便点明了道路的中断,暗示着交通的封闭和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割裂。接着,胡骑夜入凉州城,展现了敌军的突袭,整个城市陷入了恐慌之中。

当诗人描绘汉家百姓的挣扎时,使用了“处处格斗死”这句话,体现了战斗的惨烈与无情,生动地呈现出无数家庭在战乱中失去亲人的悲哀。诗中的“驱我边人胡中去”,表达了边民被迫离开故乡的苦楚,而“散放牛羊食禾黍”则揭示了战争给生活带来的破坏与失落。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则更是对战争后果的直接讽刺和无奈,曾经的汉人如今却沦为胡人的奴役,失去了自我和文化。最后一句“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不仅是对战争的绝望呼喊,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渺茫与希望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勾画出一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陇头已断人不行:道路中断,无法通过,暗示着战争造成的交通封闭与孤立。
  2. 胡骑夜入凉州城:敌军在夜间突袭凉州城,展现了战斗的突然性与残酷性。
  3. 汉家处处格斗死:汉人到处拼死抵抗,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和无奈。
  4. 一朝尽没陇西地:一朝之间,陇西的土地沦陷,突显战争的迅速与毁灭性。
  5. 驱我边人胡中去:边民被迫驱赶,失去了故乡与家园。
  6. 散放牛羊食禾黍:牛羊散放在田间,暗示着战后的破坏与失落。
  7. 去年中国养子孙:去年在中国的子孙后代,表现了对往日安宁生活的怀念。
  8. 今著毡裘学胡语:如今却穿上胡人的衣服,学习他们的语言,反映了文化的丧失。
  9. 谁能更使李轻车:呼唤昔日将领李广的英勇,渴望重振汉家气势。
  10. 收取凉州属汉家:希望能收复凉州,让其回归汉家。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李轻车”比喻将领的出征,展现了对国家的期许与渴望。
  • 反复:反复提及“汉家”,强调了汉民族对故土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乱,反映了汉民族在外敌侵袭下的苦难和无奈,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陇头:象征着边境的分裂与孤立。
  • 胡骑:代表外敌的侵扰与威胁。
  • 牛羊: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安宁与丰饶。
  • 毡裘:象征着文化的侵蚀与身份的丧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胡骑夜入凉州城”暗示了什么? A. 和平的到来
    B. 战争的突然性
    C. 人们的欢庆

  2. “去年中国养子孙”中的“养子孙”指的是什么? A. 汉人
    B. 胡人
    C. 外族人

  3. 诗中提到的“李轻车”是谁的象征? A. 汉朝的将领
    B. 胡人的骑兵
    C. 边民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登鹳雀楼》与《横吹曲辞·陇头水》同样描绘了边疆的壮丽与悲壮,但前者多了些许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更注重战争的苦痛与人道主义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酒语联句各分一字 游荆溪 秋日与诸公文会天 僧房避暑 夏日纳凉 九日登高 晦日宴游 宿法华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尸坐肉 赋结尾的成语 离走 揪敛 掷榡 枕戈剚刃 鹤立企伫 月围湖 爿字旁的字 乐祸幸灾 鼠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昏聩无能 革字旁的字 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衣尚书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