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5:38
泗水流急石纂纂,
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
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
水烟漠漠多棹声。
泗水流急,水面上石头错落不平,
鲤鱼在水中游动,尾巴短而鲜红。
春天的冰雪融化,阳光普照,
行舟来来往往,浮桥已经断裂。
城边的鱼市,人们早早就来赶集,
水面烟雾弥漫,划船的声音此起彼伏。
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泗水”作为地名在古诗中常被提及,代表了一种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
《泗水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泗水的自然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诗的开头以“泗水流急石纂纂”引入,给人一种急促而活泼的感觉,水流的急促与石头的错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水域的丰富多彩。接着“鲤鱼上下红尾短”描绘了水中游动的鲤鱼,生动而形象,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而后两句“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则通过春天的冰雪融化和舟船的来往,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时间的推移。浮桥的断裂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流动。
最后两句“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更是将视角转向人们的生活,早行的市民和水面上的棹声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乡市场图景。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唐代水乡的繁荣与和谐,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色与人们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