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时间: 2025-05-02 12:32:13

诗句

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极,

如从洞里见昭回。

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

都内今朝似方外,仍传丽曲寄云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13

原文展示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
权德舆 〔唐代〕

春山仙掌百花开,
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极,
如从洞里见昭回。
小松已负干霄状,
片石皆疑缩地来。
都内今朝似方外,
仍传丽曲寄云台。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山峦像仙女的手掌一样,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
那九个棘刺的金腰带似乎有着非凡的才华。
忽然间在庭院中看到了巍峨的山峰,
就好像从洞穴中看到的日月光辉。
小松树已经承载着高耸入云的姿态,
片片石头也让人怀疑是从地面上缩小而来的。
今天的都城就像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依然传唱着美丽的乐曲,寄托在云台之上。

注释

  • 仙掌:比喻山峦形状如同仙女的手掌。
  • 九棘:指代金腰带,形容其精致与珍贵。
  • 摹峻极:形容山势高峻,近乎巅峰。
  • 昭回:指日月光辉,象征明亮。
  • 小松:指小松树,形象地描绘出其高大挺拔的姿态。
  • 缩地:指石头似乎从地面收缩而来,形象夸张。

典故解析

  • 云台:在古代文学中,云台常常用来象征高远的境界和理想的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 仙女:道教文化中常以仙女来代表自然和灵性,表达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敬畏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仲明,号逸民,生于公元约730年,卒年不详。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山水风光及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在唐代中期流传。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权德舆在韦卿阁老的藏库中,观察到假山的壮丽景象后,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山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春山仙掌百花开”,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生动呈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九棘腰金”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中的奇珍异宝,象征着生活的富饶与多姿多彩。“忽向庭中摹峻极,如从洞里见昭回”一句,将山的巍峨与光辉结合,展现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神秘的境地。后面的“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小松树与石头描绘得高大而奇特,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雄伟感。最后两句“都内今朝似方外,仍传丽曲寄云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仿佛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乐土,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山仙掌百花开:春天的山峦如同仙女的手掌,五彩缤纷的花朵盛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九棘腰金有上才:金腰带上有九个棘刺,象征着精美与珍贵,似乎具有非凡的才华。
  3. 忽向庭中摹峻极:突然在庭院中看到了巍峨的山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4. 如从洞里见昭回:就像从洞穴中看到的阳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5. 小松已负干霄状:小松树挺拔高耸,给人以力量感。
  6. 片石皆疑缩地来:片片石头似乎是从地面上缩小而来的,夸张了自然的奇妙。
  7. 都内今朝似方外:今天的都城如同世外桃源,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8. 仍传丽曲寄云台:依然传唱着美丽的乐曲,寄托在高远的云台之上,象征着美好和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仙掌”,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夸张:小松“已负干霄状”,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伟。
  • 对仗:如“片石皆疑缩地来”,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繁华城市中追寻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着生机、希望与繁荣。
  • 仙掌: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优雅。
  • 九棘腰金:象征珍贵与非凡的才华。
  • 小松:象征着坚定与力量。
  • 片石:象征自然的奇妙与壮丽。
  • 云台: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掌”比喻什么?

    • A. 仙女的手
    • B. 山峦的形状
    • C. 花的盛开
    • D. 诗人的心情
  2. “九棘腰金”象征什么?

    • A. 珍贵的金饰
    • B. 自然中的奇珍
    • C. 高雅的才华
    • D. 诗人的愿望
  3.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繁华的都市生活
    • B. 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C. 个人的名利
    • D. 历史的辉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山中杂诗》 - 王维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本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前者侧重于细腻的描写,后者则更注重意象的夸张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互为补充,共同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自然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其三 秋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癸巳秋仲建昌县道中 踏莎行 菊 踏莎行 踏莎行 石窗丈以百子莲词见示索和 踏莎行 题兰花帧子 踏莎行 夜宿怀柔八宝堂 踏莎行 轻筠阁旧韵示江萍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饭大师 无产阶级人生观 十发十中 月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终南捷径 嘴甜心苦 鼠字旁的字 板鱼 附服 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死诸葛走生仲达 臼字旁的字 神必据我 偶变投隙 规结尾的成语 包含今的成语 包含瘦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