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9:28
早发蓝关
作者: 韩偓 〔唐代〕
关门愁立候鸡鸣,
搜景驰魂入杳冥。
云外日随千里雁,
山根霜共一潭星。
路盘暂见樵人火,
栈转时闻驿使铃。
自问辛勤缘底事,
半年驱马傍长亭。
在关口愁苦地等候鸡鸣,
追寻景色的心灵已沉入幽深的迷茫。
云外的太阳随千里大雁而升起,
山脚下的霜与一潭星光交相辉映。
路上暂时看到樵夫的火光,
栈道上时而听到驿站的铃声。
我自己问自己,这辛勤的缘由是什么,
半年驱马在长亭旁边奔波。
作者介绍:
韩偓,字君复,号海岳,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84年,卒年不详,活动于晚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山水与游览的情景,作品中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早发蓝关》创作于诗人一次出行的途中,表现了他对旅途艰辛与人生感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迷茫,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早发蓝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心境。开篇“关门愁立候鸡鸣”,道出了旅途开始时的孤独与愁苦,仿佛在等待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尤其是“云外日随千里雁”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晨曦的美丽与旅人的渴望。
诗中“山根霜共一潭星”,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樵人火和驿使铃的描写,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最后,诗人自问“自问辛勤缘底事”,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努力的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个人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迷茫,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努力的反思,反映了唐代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关门愁立候鸡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忧愁
C. 兴奋
“云外日随千里雁”中的“千里雁”象征什么?
A. 旅行的朋友
B. 离别与思念
C. 美好的未来
诗人自问“自问辛勤缘底事”反映了他对什么的思考?
A. 自己的旅程
B. 自身的努力与生活的意义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